•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17 01:56:10 股吧网页版
意向订单“扎堆”的eVTOL 商业化运营还需时间和耐心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陈雨康

  两度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亮相“十五五”规划建议,低空经济无疑是近两年最火热的未来产业赛道之一,而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被视为其中最具市场潜力的创新载体。在不久前的第八届进博会上,有主机厂把eVTOL客运起降点搬进了会场,并模拟了从购票、候机到登机的全过程,“空中的士”蓝图照进了现实。与此同时,各大主机厂如同接力赛般官宣eVTOL订单,这些订单往往达百架级,总金额以亿元计,行业的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质疑的声音也不绝于耳。有评论称,业内绝大多数eVTOL订单明确为意向订单,不具备法律效力,不需要支付订金,带有一定的“仪式”性质。也有业内人士指出,绝大多数地区缺乏完善的低空飞行服务系统、地面基础设施等,加之低空空域管理细则、统一的行业标准等必要的顶层设计缺失,eVTOL很难“飞起来”,近年内仍将困在蓝图中。

  围绕外界质疑和行业瓶颈,多名低空经济从业者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头部eVTOL主机厂大多处于推进适航审定的阶段,在取得适航认证后,才能进入交付、量产和商业化等环节。密集的意向订单既有“浮夸”的部分,也涵盖了真实的商业探索和必要的市场预热。同所有新兴产业一样,低空经济必然会经历资本追捧的狂热、发展遇阻的冷静、外界质疑的考验等环节,在大起大落中摸索前行,直至迎来产业突破的关键节点。作为高安全、强监管的领域,eVTOL的发展更需要时间和耐心。

  适航在前量产在后

  “现在eVTOL主机厂取得的许多订单都是意向订单,大多没有预付款,没有交付时间表,没有法律约束力,形式大于内容。”低空产业销售经理王明(化名)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在展会等场合,签署一些意向订单更像是一种被设置好的议程,以此告诉外界,公司正不遗余力地探索商业化,里面有市场预热的意味。

  例如,在第八届进博会上,几家eVTOL主机厂签署了最新一批的意向订单,其中仅有部分是“真金白银”或包含订金的确认订单。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7月举办的2025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上。

  对此,未来低空经济创新中心理事长罗军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不少布局旅游观光、空中交通的企业存在购买eVTOL的需求,因此,意向订单也包含一定的真实市场需求;部分景区和下游企业为抢占低空经济风口获得热度,也会签署意向性订单来提升知名度。对于eVTOL主机厂而言,意向订单尽管不具备法律效力,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融资能力。各方“一拍即合”,才让“意向订单之风”劲吹。

  意向订单“扎堆”的背后,除了上述无伤大雅的“生意经”,也有行业发展阶段的局限性:多数头部主机厂的eVTOL尚未取得型号合格证(TC)和生产许可证(PC),因此难以进行大规模量产,更遑论约定交付订单中的百余架eVTOL。

  目前国内载人eVTOL中,仅有亿航智能EH216-S获得TC、PC、标准适航证(AC)以及运营合格证(OC)(注:OC为下游运营商取得),可以实现从设计、制造到商业运营的闭环。头部主机厂大多处于TC审查阶段,据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它们普遍预计2027年左右获颁TC。

  时的科技副总裁兼品牌总监徐安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全球eVTOL大多处于研发过程中,目前已来到适航取证阶段。预计2027年是一大分水岭,eVTOL完成适航取证后就可进行商业化交付。

  基于国家发改委明确的低空飞行“先载货后载人”原则,一些头部主机厂已着手于载货eVTOL的商业化进程。

  御风未来M1B货运eVTOL预计2026年完成货运适航取证工作。御风未来创始人兼CEO谢陵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M1B货运eVTOL已有一些确定性订单正在沟通中,预计明年将完成部分交付。在需求方试用后,团队将收集反馈意见,在产品改良优化后寻求较大规模的量产订单。载人eVTOL方面,公司正在优化整体设计,会在合适的时间向民航局正式提交TC申请。

  基础设施“空白”待填

  若适航取证进展顺利,多数头部厂商将在2027年前后正式开启eVTOL商业化进程。不过,从意向订单到商业交付之间,还横亘着技术彻底成熟、基础设施完善、商业模式跑通等多条鸿沟。

  低空基础设施是eVTOL飞出蓝图的必要条件之一。目前在全国绝大多数城市中,低空飞行所需的“四张网”——设施网、空联网、航路网、服务网均规划建设不足。

  罗军表示,eVTOL要实现常态化运营,不仅需要空中交通指挥网络平台、地面飞行服务平台等配套设施,还需要明确1000米以下低空的交通指挥规则与标准,而这一领域的标准和规范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处于空白状态。

  近年来,为抢占低空发展先机,各地斥巨资上马低空基础设施相关项目,也衍生出一些乱象。“目前各大城市均在自主建设本地空中交通指挥平台,若国家层面缺乏统一的建设标准与接口规范,这些平台建成后将成为‘数字孤岛’,既无法实现跨区域互联互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也难以满足低空交通规模化运营的功能需求。”罗军说。

  若2027年是“空中出租车”进入现实的里程碑,那么留给低空基础设施建设的时间仅有两年左右。不过,低空领域企业家们对此持相对乐观的态度。

  沃兰特联合创始人、行政总裁黄小飞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在航空基础设施上拥有扎实的基础。一方面,国内有大量运输机场、通用机场(含直升机机场),这些已建成的设施经过适应性改造后,完全可以满足eVTOL等新兴航空器的需求;另一方面,国家已发文明确,鼓励新建住宅与商业楼宇预留低空基础设施。据测算,起降点等低空基础设施的建设周期仅有3—5个月,完全能追赶载人eVTOL商业化的进程。

  “eVTOL和低空基础设施并非‘鸡和蛋’先后之争,而是互动和协调的过程。”谢陵表示,盲目投建低空基础设施不可取,eVTOL主机厂应成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牵引者和需求提出方。围绕eVTOL等飞行器的运营情况和实际需求,查漏补缺,由线织密成网,基础设施将自然成型。

  为全方位解决eVTOL“上天”的瓶颈和痛点,头部主机厂也在探索政企联动模式,系统性打造从基础设施、航线网络到商业场景的完整生态。

  据徐安介绍,时的科技已和安徽省通航集团、皖江金租及农业银行芜湖分行等达成战略合作,并在芜湖市湾沚区建设首个E20 eVTOL智造基地,完成了湾沚国投等地方国资主导的B轮融资。这些动作,涵盖了eVTOL的制造、销售、运营、租赁、融资等关键环节,有利于打造完整的商业闭环。

  起飞前要“稳稳滑行”

  从顶层设计上看,国家发改委已就低空经济发展的核心方向定调:按照“先载货后载人、先隔离后融合、先远郊后城区”的原则,在严控风险、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分类有序拓展低空经济应用场景,稳妥推进低空旅游、航空运动、消费级无人机等低空消费发展。

  基于上述原则,业内普遍预测,eVTOL货运应用将在近年内率先实现普及,客运载人eVTOL预计在2027年左右出现零星应用,而大规模的城市空中交通网络运营则要到2030年后。

  站在“空中的士”飞入现实的前夜,“耐心”和“稳妥”是几乎所有低空领域企业家和专家不约而同提及的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现在十分普及,但当初它从首车交付到全面铺开,也花了至少十年时间。eVTOL要花的时间,不会比新能源汽车短。”谢陵表示,“作为设计者,我笃定此事必成,但非即刻落地。硬科技的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期间必然是曲折反复的。呼吁大家持续关注,保持耐心。”

  黄小飞表示:“这是一项系统工程,更是一场长跑。未来一年半,行业及我们的产品有望进入落地取证阶段。越是临近这一关键节点,越要坚守固有的节奏。我们创业团队曾数度历经至暗时刻,已对行业周期、事物发展规律等形成了清晰的认知和判断。”

  “无论是载人还是载货的eVTOL,在成功取得适航认证后,仍需至少一年左右的准备周期用于常态化运行验证等,才能进入商业化运营。”罗军表示,由于行业缺乏成熟先例,必须通过边运行、边总结、边完善的方式,逐步优化运营流程与安全保障体系,为规模化商业化打下基础。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