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无人车“装上眼睛”,让机器人“走进生活”……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以下简称“高交会”)现场,以速腾聚创、优必选、越疆为代表的港股上市公司纷纷展示了前沿产品和技术,为AI和机器人落地“踩下一脚油门”。
高交会上许多港股公司携产品惊艳亮相的背后,是港股对高科技企业的吸引力持续增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企业扎堆登陆港股,实现了‘资本需求’与‘市场认同’的双重匹配。”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投资部副主任袁帅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1999年,在第一届高交会上,一位名叫马化腾的年轻人抱着修改了66个版本、长达20多页的商业计划书跑遍了高交会的每个角落,为腾讯寻求投资,最终得到了IDG和盈科数码的青睐,拿到了220万美元的第一笔风险投资,为腾讯跨越资金难关提供了关键助力。
到了今天,腾讯已经从当年的“求助者”变成了“助人者”。在本届高交会腾讯云展区,腾讯云展示了其凭借AI能力助推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的多个平台。“目前我们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已经覆盖了全球30多个行业,包括金融、智能制造、教育、交通、医疗健康等行业。从基础设施到行业应用,我们构筑了18大类,超过400款产品。”腾讯云展区相关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
除了用软件服务,让AI技术加速“走进企业”之外,也有港股上市公司用硬件推动了AI技术“走上道路”。速腾聚创就在本届高交会发布了其首款高精度中长距数字激光雷达Fairy,相关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这款激光雷达具有行业顶尖的0.5厘米超高精度,能赋予机器人和无人车更精细可靠的环境感知能力。”
在速腾聚创展位旁边,就矗立着行业首款搭载Fairy的L4级无人物流车新石器无人车X3。上述工作人员表示,这是专为城市末端配送场景打造的轻量级无人配送车,它能360度环视120米范围,满足快递末端接驳、即时物流、社区团购补货等高频、短途、区域密集的物流配送需求,目前这款无人车已经实现了商业化落地。
与往年机器人靠后空翻等高难度动作吸引眼球不同,本届高交会上机器人展示出了更强的落地倾向。
在展会现场,记者看到了越疆的机器人咖啡屋,仅需9.9元就能在展会现场买到一杯机器人亲手制作的热气腾腾的咖啡。越疆相关负责人告诉证券时报记者:“我们的咖啡机器人45秒就能制作一杯咖啡,搭载了公司自研的Nova协作机械臂。目前这款机器人已经走进国内外几十个城市,创下了连续运行50万杯没有一次故障的纪录。”
此外,优必选也带来了一系列落地的“AI+机器人”解决方案,包括能实现个性化教学的教育机器人,能提供导览、迎宾服务的商业机器人,以及参与智慧安防、社区管理的城市机器人等。
优必选投关负责人陈建泉表示,如果人形机器人想实现场景泛化,真正进入“DeepSeek时刻”,一定要在能够落地的场景中有足够的真实场景数据积累,靠“量变”才能引起“质变”。
在一个个港股上市公司闪耀高交会的背后,是港股市场正加速成为科技企业聚集地。浙大城市学院副教授、文化创意研究所秘书长林先平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港股成为科技企业“聚集地”,是市场发展和政策支持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港股市场国际化程度高,便于科技企业吸引全球资本。其次,港股上市制度灵活,允许同股不同权架构,适合初创科技公司。最后,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有互联互通机制,为科技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投资者基础。
“近年来,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企业纷纷选择港股上市。这背后是AI与机器人产业具有典型的‘高投入、长周期’特征,如人形机器人研发需突破运动控制、感知交互、能源管理等多项技术瓶颈,核心零部件的量产化更需巨额资金支持。一方面,港股的国际化融资平台能为企业提供更稳定的长期资本,避免因单一市场波动导致的资金链断裂。另一方面,港股投资者对科技企业的估值逻辑更注重‘未来成长性’而非短期盈利,这与AI、机器人企业‘技术驱动、规模效应显著’的商业模式高度契合。”袁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