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度以来,资金在不同板块之间的角逐愈发激烈,科技等前期强势主线遭遇调整,顺周期、红利、化工等资产则大幅反弹,呈现显著的“高切低”特征。对此,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市场风格正发生转变,均衡配置或成为当下比较占优的策略。
近期,更多资金开始流向证券、银行、红利等方向。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13日,在全市场所有股票型ETF中,国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 10月以来的资金净流入额居首,达88.1亿元。此外,华宝中证银行ETF、华宝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易方达沪深300非银ETF和华泰柏瑞红利低波ETF同期净流入额分别为51.59亿元、47.94亿元、46.53亿元和44.04亿元。
资金流向切换背后是市场风格在发生新的变化,此前强势主线之一的科技板块近期有所调整。以光模块和电路板领域为例,其自今年4月初以来涨势较强,但进入10月之后开始震荡,太辰光、新易盛、沪电股份等个股较高点均出现较大回调。
而化工、红利、消费等传统板块近期则呈现低位补涨的特征。以银行股等红利资产为例,三季度银行指数下探,股息率则相应抬升,部分银行股的股息率升至5%以上。进入四季度,银行板块再次获得资金青睐。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13日,银行指数四季度以来涨幅超10%。
“短期看AI算力板块的交易难度或有所上升。一方面,三季报披露完毕,板块已积累较大涨幅,随着乐观预期基本兑现,存在消化估值和获利了结压力;另一方面,市场资金可能会进行高切低的调仓换股操作。”华南某公募基金经理对上证报记者表示,10月以来,其持仓中已逐渐降低科技板块的仓位,转而投向了高股息、航空等方向。
上证报记者还注意到,近期部分红利策略基金陆续开放机构客户申购或大额申购,以期承接增量资金。例如,易方达基金近日公告称,易方达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ETF联接发起式和易方达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指数发起式分别自11月14日和12日起恢复办理机构客户在全部销售机构的大额申购业务。无独有偶,交银中证红利低波动100指数、鹏华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指数发起式等多只红利策略产品也于近期解除限购模式。
展望后市,业内人士认为,临近年末,资金风险偏好趋于平稳,均衡或是更优选择。“沪指4000点可能是本轮行情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下半场宜采取均衡配置策略。”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告诉上证报记者,本轮行情的上半场以结构性行情为主,科技股表现突出;下半场有望向普涨行情逐步演进,更多板块或将活跃。近期医药、消费等板块的白马股已明显上涨,轮动迹象初步显现。
长城基金基金经理龙宇飞对上证报记者表示,尽管AI医疗等医药新科技方向近期表现一般,包括创新药在内的医药子行业也出现了调整,但并不意味着后续没有机会,“只要产业趋势继续演进,同时股价和筹码结构处于低位,那么该板块可能将是未来资金切换的潜在方向”。
华泰证券在展望2026年度的研报中也阐述了平衡配置的观点:AI产业链、国产化、资源品等仍是值得关注的核心品种,明年一季度可布局有景气逻辑的非银金融,以及沿着新资金偏好的高股息、航空、部分化工等板块,亦可适度埋伏高赔率板块,如消费、地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