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港股市场表现亮眼,恒生指数、恒生国企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均实现显著上涨,在全球主要市场中排名靠前。近日,国海富兰克林基金总经理兼投资总监徐荔蓉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港股市场正处在估值修复、流动性改善和盈利增长三重因素驱动的上行通道中。对于投资者而言,通过合理的资产配置,并使用“主动+被动”的工具,或能更好把握这轮中国资产全球再定价的历史性机遇。
港股估值修复尚未结束
关于港股本轮上涨,徐荔蓉分析称,这是估值洼地修复、流动性结构质变、盈利改善三重因素叠加的结果。这三者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强化:资金流入推动估值修复,估值修复为企业融资和发展创造更好条件,而盈利改善又有望进一步吸引资金流入。
“站在当前时点,我依然对港股市场保持乐观。这轮行情并非简单的反弹,而是中国资产在全球再定价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徐荔蓉称。
尽管港股市场自低位已有显著反弹,但徐荔蓉认为,其估值修复之旅远未结束。他表示,当前港股的估值只是从“极端低估”修复至“接近正常”。
此外,海外投资者对港股的整体性低配,也为其未来的估值提升提供了广阔空间。“随着市场信心恢复和中国经济基本面企稳,资金的回流将成为推动港股估值继续上行的关键力量。”徐荔蓉称。
在“定价误差”中寻找机会
徐荔蓉还特别强调了“逆向投资”策略在港股市场的作用。他表示,港股作为一个典型的离岸市场,其走势经常受到海外流动性、国际政治关系、美元汇率波动等外部因素影响,这导致市场情绪易过度乐观或悲观,从而出现“涨过头”或“跌过头”的现象。
“这恰恰为秉持逆向投资理念的投资者创造了绝佳的入场时机。”徐荔蓉称。
他表示:“我们会在市场普遍悲观时,通过对公司基本面的深入研究,布局被‘错杀’的港股优质资产。当海外投资者因宏观或地缘担忧而不加区分地抛售中国资产时,往往是我们最忙碌的时候,因为这时候才能以便宜的价格买到好公司。”
徐荔蓉表示,逆向投资在港股的有效性,本质上来自其特殊的投资者结构和离岸特性造成的“定价误差”。对于不随波逐流、敢于在市场恐慌时保持理性的投资者而言,这种波动反而是超额收益的重要来源。
关注三大投资主线
对于投资者普遍关心的“是否应该配置港股”“如何配置”等问题,徐荔蓉有自己的看法。他从资产配置角度分析称,中国投资者的海外资产占比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而港股与A股相关性较低,是分散风险的重要选择。
在具体投资方向上,他重点关注互联网科技、红利、消费三大领域:互联网科技公司在AI浪潮下发展空间广阔,基本面逐步改善,政策端支持力度也在持续加大;红利资产股息率较高、估值相对较低、经营稳定,符合长线投资者配置审美;在扩内需等政策推动下,港股消费板块景气度也有望提升,未来一段时间是逆向布局的较好时机。
面对港股市场的多层次投资机遇,徐荔蓉透露,国海富兰克林基金将采取主动与被动协同、均衡与锐度互补的产品布局策略,为不同风格偏好的投资者提供多元化选择。
据介绍,近年来国海富兰克林基金着力培育港股投资能力。目前投研团队已实现对港股成长类、周期类、价值类标的较为全面的覆盖,组合构建日趋成熟,多位核心基金经理均管理A+H产品,并将在A股市场沉淀的“底仓”投资逻辑延伸至港股市场,通过跨行业、跨风格的分散配置,在控制整体波动的前提下,追求长期稳健的风险调整后回报,力争做投资者资产配置中的“压舱石”。
与此同时,为了兼顾投资者对“锐度”的需求,国海富兰克林基金开始加大被动指数产品线的布局力度。10月,国海富兰克林基金旗下首只港股指数基金——国富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成立。徐荔蓉表示,以往公司的主动权益类产品偏向均衡风格,而布局指数及行业主题基金,是在“核心底仓”之外丰富“卫星配置”选项。后续,团队将围绕港股红利、消费、创新药、互联网等看好的方向推进被动产品落地,同时在擅长的全球AI产业链领域,研究布局相关港股主题型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