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17 05:29:40 股吧网页版
到青岛赶“海”去——2025年青岛市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对接会逐浪新蓝海
来源:上海证券报

  黄海之滨,琴岛潮升。

  11月14日,初冬的青岛洋溢着创新创业的炽热气氛。“AI聚能·智汇青岛”——2025年青岛市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对接会在此隆重启幕。这场盛会如同强大的产业磁场,吸引了全国60余家具身智能领域优强企业和90余位投资人,与青岛本地35家龙头企业及政企部门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同描绘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新蓝图。

  青岛,这座因海而生、向海而兴的城市,不仅拥有红瓦白墙、碧海蓝天的灵秀风貌,更以源远流长的制造业根基,在新时代浪潮中迸发出蓬勃生机。

  山海相拥舒展的城市骨架,中西合璧浸润的文化灵魂,共同塑造了青岛开放、创新、进取的产业品格。从近代民族工业的萌芽开始,到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崛起壮大,青岛始终将实体经济作为立城之本、强市之基,这种执着与坚守已融入城市发展的DNA。

  风起海滨,逐浪具身蓝海

  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2024年,青岛经济总量突破1.67万亿元大关,货物进出口总额达9076亿元,核心指标持续稳居全国前列。依托六个千亿级优势产业、四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雄厚底蕴,青岛跻身先进制造业百强市全国第六位。这些扎实的产业基础,如同肥沃的土壤,为具身智能机器人这一新兴产业在青岛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提供了充足的养分。

  “青岛正全力构建‘10+1’创新型产业体系。在人工智能赛道上,我们已经集聚机器人及零部件企业近百家、人工智能企业500余家,形成了全链条产业生态。”青岛市委常委、副市长王波在对接会致辞中介绍,“今年前三季度,青岛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已达590亿元,全年有望突破900亿元大关。”更令人振奋的是,青岛拥有超8万家制造业企业、千亿级海洋经济的多元化应用场景,搭配5700P算力、100亿元产业基金、2900亩专业园区及专项政策的强力支撑,为产业发展构筑了坚实根基。

  立足于这一坚实基础,青岛市政府副秘书长、高质量招商引资指挥部办公室执行主任王震表示:“此次大会紧密结合产业细分领域与青岛资源特点,策划了分组式对接环节,旨在精准链接具身智能领域的上市公司与优强企业,吸引优质项目落户青岛。我们将持续为产业链搭建平台、汇聚资源,实现从链上布局到点上突破,为青岛创新型产业体系建设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

  此次对接会的精准策划,是青岛以系统性政策支持产业创新的一个生动缩影。“人工智能是典型的新领域、新赛道,其发展壮大离不开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我们系统谋划的两批政策清单,含金量高、针对性强,覆盖了人工智能和具身智能机器人全产业链。未来,我们将根据产业发展特点,不断强化财政政策供给,为青岛加快推进人工智能赋能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保障。”青岛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上海证券报社党委常委、董事、副总编辑齐劼人在对接会上表示,在科技浪潮奔涌之际,青岛等城市正迎来历史性机遇。依托在海洋经济、智能家电、高端化工与新材料等特色领域的独特优势,青岛有望培育出千亿级、万亿级龙头企业。作为主流财经媒体,上海证券报将充分发挥桥梁作用,聚焦城市品牌建设,牵线产业与资本,助力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为青岛的资本招商、产业链招商与投行式招商提供高水平服务支撑。

  生态聚能,打造“智造”高地

  从前沿布局到生态聚能,从场景赋能到协同共赢,青岛,这座“向海而生”的城市正以人工智能、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为支点,撬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这种转变不是偶然,而是城市产业演进的内在逻辑使然。

  “市南区正全力构建‘1+6+1’现代产业体系,将具身智能作为抢占未来制高点的核心赛道。”青岛市市南区委书记王锋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市南区目前已集聚人工智能企业超百家、规上软件信息企业52家,并率先发布全区域“人工智能+”行动方案,建设了MaaS等公共服务平台。“我们期待将市南区的产业基础、科研资源与高端应用场景,转化为与企业双向奔赴、双向赋能的具体合作。”王锋说。

  作为链传动行业的技术领导者,征和工业正积极布局具身智能赛道。征和工业总工程师付振明向上海证券报记者道出了青岛的三大优势:“一是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链生态已初步形成;二是工业制造、海洋等多元应用场景,为相关产业落地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三是青岛政策‘给力’,资金扶持力度大,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产业链条的加速汇聚,协同生态的积厚成势,使青岛的产业集聚“磁场效应”日益凸显。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大川表示:“青岛依托山东大学等高校院所和海尔、海信、青岛地铁等龙头企业,培育了山东省服务机器人创新中心、人形机器人重点实验室、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等科创平台,初步形成涵盖‘上游核心部件—中游整机研发—下游场景应用’的全链条生态。这种生态优势,正是青岛在激烈产业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青岛凭借优质的政策支持与丰富的应用场景,为产业成长营造了良好生态,这正是当前具身智能产业发展中的稀缺关键资源。”国华智能副总经理于良峰表示,作为著名的山海康养胜地,青岛正加快推进“中国康湾”建设,集聚康复产业上下游1000多家企业,新型研究型大学康复大学也坐落于此。这些都为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应用落地提供了重要的切入口。

  与此同时,日益完善的配套体系正为产业发展持续赋能。产业对接会活动现场,山东移动海洋人工智能实验室(青岛)、中国移动大模型产业创新基地(山东)正式挂牌。该实验室将聚焦海洋大模型研发,打造“五个一”能力体系,为现代海洋城市建设注入AI动力。此外,青岛算力规模已超过5700P,并建成全省首个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共训练场,为技术研发与迭代提供了坚实基础。

  这是青岛推动具身智能产业发展的生动缩影。据介绍,青岛率先出台多个相关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并围绕人才引进、资金支持等方面出台了一揽子支持政策,着力营造“如鱼得水、如鸟归林”的产业创新生态。

  对接会搭台,产业“链动”未来

  海浪翻滚,商机涌动。产业对接会如同一块强力的磁石,将产业链上下游的龙头企业、科研机构及投融资机构紧紧吸引到一起。

  对接会不仅是信息的交汇,更是资源的撮合。深圳智慧海洋科技有限公司CEO陈学思带着项目落地的期许来到青岛。“一方面,青岛海洋资源丰富,在海洋应用场景方面沉淀了丰富的经验与资源;另一方面,青岛拥有扎实的制造基础,为后续海洋装备的研发与制造提供了有力支撑。”陈学思说。

  据介绍,深圳智慧海洋科技有限公司计划在青岛布局深圳智慧海洋青岛分公司和海洋电子信息研究院青岛分院两大板块。陈学思称,公司希望能推动电子信息通信技术与青岛的海洋装备制造、海洋科学研究进行有机结合,实现“深圳电子信息+青岛海洋资源”的深度联动。

  而来自汽车零部件领域的驭捷科技,则看中了青岛在具身智能产业链上的“卡位”机会。“当前具身智能产业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其技术内核与产业链条同汽车产业高度重合。公司正将其在汽车驱动与控制系统上的积累,转化为智能机器人领域的核心竞争力。”驭捷科技总经理李洪运说,作为一座兼具旅游魅力与工业底蕴的城市,青岛在养老服务、旅游体验升级、工业智能化改造等多个领域,均为具身智能技术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驭捷科技希望深度融入青岛本地市场,积极探索研发与生产环节在青岛落地的可行性。

  “企业希望与青岛本地企业达成合作,期待未来能有更多产业落地的机会。”钛虎机器人产品及生态负责人谌威说,作为硬件公司,钛虎机器人正致力于为各行业打造硬件平台。

  “青岛是中国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名片、现代海洋城市、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这些都给青岛文旅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持续蓬勃发展的青岛文旅产业为人工智能、具身智能等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机’。”艾蒂亚文旅投资机构执行总干事苏珊表示,未来,艾蒂亚希望以创新运营模式赋能青岛文旅项目、城市更新项目。

  源远者流长,根深者叶茂。青岛以制造为骨、以创新为魂,在这片“山海城”交织的土地上,描绘着时代画卷。面向未来,这座兼具自然灵韵与工业脊梁的城市,必将踏浪前行,在奔涌向前的时代洪流中,续写新的传奇篇章。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