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持续近两年的投资者诉讼,西陇科学(002584.SZ)在二审阶段主动撤回上诉,部分案件由此尘埃落定——公司执行一审判决书确定的赔付金额为757.01万元(不含诉讼费等相关费用),2024年公司已经为此计提了预计负债1311.31万元,即便后期还有其他投资者索赔,公司的风险敞口也可控。
西陇科学为何主动“认罚”?诉讼成本和风险或许是公司权衡的重点,公司当下需改善经营业绩,挽回投资者信心。多位受访的业内人士表示,西陇科学在二审阶段主动撤回上诉,除了该案适格原告有望及时获赔,对其他仍在诉讼中或即将起诉的适格投资者而言,也是重大利好,但虚假陈述问题或对公司未来的资本运作产生影响。
二审阶段主动撤回上诉
西陇科学主要从事化学试剂的研发、生产、销售,原料药及食品添加剂生产及销售,并从事部分化工原料贸易等业务。
根据公司近日发布的公告,广东省汕头市中级人民法院就82名自然人投资者诉本公司“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案”作出了“(2023)粤05民初318号”一审民事判决书。收到一审判决后,公司提出了上诉。在本案二审审理的过程中,公司经与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沟通并本着维护投资者利益、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的原则,积极采取多种有效诉讼解决方案并撤回了上诉。近日,公司收到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的“(2025)粤民终1735号《民事裁定书》”。法院准许公司撤回上诉,一审判决自本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该裁定为终审裁定。
除上述诉讼外,截至11月10日,西陇科学还有两起证券虚假陈述诉讼:一是“(2024)粤05民初110号”案件,涉诉金额8040967.38元;二是“(2024)粤05民初12号”案件,涉诉金额为496598.89元。两个案件一审均已开庭审理,部分和解(已支付全部和解款),未和解部分尚未判决。
西陇科学表示,相关潜在可能流出公司的利益金额(按公司已计提预计负债金额1311.31万元计)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总资产的比例约为0.28%、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比例约为0.57%,占比很小。因此,上述相关投资者诉讼不会对公司产生重大影响,亦不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对此,上海震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金龙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公司二审撤诉主要考量的因素可能包括:避免二审继续败诉的结果;节省诉讼成本和时间,以及稳定经营。持续的法律纠纷会给公司的经营带来不确定性,撤回上诉并执行一审判决有利于公司快速解决纠纷、恢复正常经营,也能为后续的并购重组和再融资扫清障碍。
北京博星证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研究所所长、首席投资顾问邢星表示,西陇科学在二审阶段主动撤回上诉,体现了企业在法律框架内对诉讼成本与风险的审慎权衡。从财务层面看,公司已计提的预计负债足以覆盖一审判决的赔偿及潜在诉讼支出,且对经营影响有限。从法律策略看,撤诉避免了二审结果的不确定性,也释放了企业化解矛盾、维护市场稳定的积极信号。
浙江裕丰律师事务所律师厉健进一步表示,西陇科学主动撤回上诉,意味着首批案件一审判决生效,除了该案适格原告有望及时获赔,对其他仍在诉讼中或即将起诉的适格投资者而言,也是重大利好。此外,被告西陇科学主动撤回上诉,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是“知错就改”的积极表现,这也是证券监管部门、人民法院、投资者保护机构、公司中小股东乐见的。
因虚构贸易业务被监管处罚
2023年7月7日,西陇科学收到广东证监局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2023]16号)。投资者以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
《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经查明,西陇科学存在以下违法事实:西陇科学出于增加贸易规模以扩大市场影响力和便利融资等目的,通过虚构乙二醇、甲醇等贸易业务虚增收入利润。其中,2020年度虚增营业收入合计5.98亿元、营业成本合计5.96亿元、利润合计165.87万元,分别占当期营业总收入、总成本、利润总额的9.57%、10.34%、2.04%。2021年度虚增营业收入合计14.58亿元,营业成本合计14.44亿元,利润合计1348.05万元,分别占当期营业总收入、总成本、利润总额的21.32%、22.98%、5.93%。2022年上半年虚增营业收入合计7.85亿元,营业成本合计7.77亿元,利润合计812.49万元,分别占当期营业总收入、总成本、利润总额的22.94%、22.97%、8.98%。2023年4月29日,西陇科学发布有关上述差错更正公告。西陇科学公告的2020年、2021年年度报告、2022年半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广东证监局依法决定对西陇科学给予警告,并处以120万元的罚款;对公司董事长、总裁黄少群给予警告,并处以80万元的罚款;对公司时任董事长、董事黄伟鹏给予警告,并处以80万元的罚款;对公司基础化工事业部时任总经理张建国给予警告,并处以60万元的罚款;对公司时任财务总监王庆东给予警告,并处以50万元的罚款。
“目前距离西陇科学案索赔时效届满只剩最后五个月,受损投资者仍可依法起诉索赔。”厉健表示,西陇科学因定期报告虚增营收和利润被处罚,就涉案金额和所占比例而言,其财务造假行为性质恶劣、非常严重,属于典型的诱多型证券虚假陈述行为,符合索赔条件的受损投资者可依法起诉索赔。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共收到204位投资者起诉的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赔偿责任纠纷案件,涉诉总额为2315.08万元。其中,经广东省汕头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公司涉诉金额1273.30万元;公司与31位投资者和解涉诉金额为183.07万;尚处于民事诉讼一审阶段的涉诉金额为858.71万元。
或影响后续资本运作
业内专家认为,虚假陈述问题或将对公司未来的资本运作产生较大影响。
王金龙对记者表示,上市公司一旦涉及到虚假陈述问题,对未来的并购重组和再融资都会产生严重影响。比如,根据《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第十三条的规定,上市公司实施重大资产重组,应当符合上市公司及其最近三年内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存在因涉嫌犯罪正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或涉嫌违法违规正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的情形。根据《上市公司证券发行注册管理办法》第十条的规定,上市公司或者其现任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最近三年受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或者最近一年受到证券交易所公开谴责,或者因涉嫌犯罪正在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或者涉嫌违法违规正在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不得向不特定对象发行股票。
邢星认为,投资者诉讼对西陇科学资本运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合规成本与市场信心层面。从财务数据看,赔偿金额对公司短期经营无实质冲击,但诉讼暴露的虚假陈述问题可能成为并购重组中的“硬伤”。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或将直接阻碍股权融资。此外,市场对信息披露质量的担忧可能推高融资成本,削弱资本运作效率。企业需通过强化内控、定期披露诉讼进展等方式修复市场信任,方能为后续资本运作铺平道路。
目前,西陇科学在经营层面存在一定压力。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53.24亿元,同比下降11.1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6182.92万元,同比下降196.33%。在偿债能力方面,西陇科学近年来资产负债率持续走高。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动向是,西陇科学部分实控人近期因资金需求启动了减持计划,减持原因为个人资金需求以及偿还个人所持公司股票的质押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