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17 20:14:30 股吧网页版
三名总助擢升副总经理 西部证券的新棋局
来源:财联社


K图 002673_0

  财联社11月17日讯(记者林坚)西部证券收购国融证券后,一系列高管变动与之同步,在业界看来,“西部+国融”整合进展正在稳步推进。西部证券11月17日公告,最新聘任赵英华、沈国强、殷涛为公司副总经理,袁星为公司董事会秘书。赵英华、沈国强、殷涛均为西部证券总经理助理,袁星为公司证券事务代表。

  除了这些新增高管,西部证券整体高管团队未变。徐朝晖连任董事长,齐冰、陈伟、张永军、黄裕洋等核心高管留任,确保战略连续性。

  简历所示,赵英华、沈国强、殷涛如今升任副总经理,分工更加明确,权能更有助于战略执行。赵英华分管机构(研究)以及资管板块,沈国强分管投资板块,殷涛专注财富信用板块。记者也了解到,殷涛、赵英华也任党委委员,足见了对业务条线的重视程度。

image
image
image

图为三位新高管简历。

  四位高管履新,西部证券正在下什么棋?根据近期公开信息以及记者观察采访,西部证券或正在进行一轮全新的改革,选拔任用合适的管理人员推动业务融合发展正是最突出的一点。

  一方面,衔接国融证券并购后的整合需求,四位内部资深人士的履新,与一个月前国融证券“老西部人”黄斌出任董事长的人事调整形成呼应,标志着“西部+国融”从股权合并迈入业务、管理、人员深度协同的实质阶段。

  另一方面,公司瞄准成为一流上市综合投资银行目标,优化管理架构、强化核心业务执行力的关键布局,标志着西部证券全面推进自身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落地进入新阶段。

  三名总助擢升副总

  最先一步是人事调整。

  今年9月,西部证券正式成为国融证券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达到64.6%,陕西投资集团成为国融证券的实际控制人,这意味着西部证券与国融证券正在收购整合的关键阶段。到了10月底,国融证券完成新一届管理层选举与聘任,黄斌当选董事长,原董事长张智河改任副董事长,刘翔获聘公司总裁,与此前保持一致。

  黄斌原为西部证券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拥有20余年证券行业经验,长期任职于西部证券。这次袁星获聘董事会秘书,也正是完成“补位”。详情可参阅财联社《西部+国融整合关键期,“老西部人”出任国融董事长》报道。

  如今,国融证券管理层落定不足一月,西部证券本部的高管调整随即跟进。四位履新者均为西部证券内部培养的资深人士,原职务分别为总经理助理、核心部门负责人,分工明确且精准对接并购整合的核心需求。

  赵英华的分工直指资管业务融合这一关键命题。2025年上半年,西部证券资产管理业务实现营业收入0.71亿元,同比下降10.29%,尽管管理总规模达395.17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10.48%,但仍面临产品结构优化与规模提升的双重任务。

  国融证券在资管业务上拥有一定基础,双方整合后,赵英华将主导投研团队整合、产品布局优化,推动“投资资管+投行资管”双轮驱动战略落地,重点拓展普惠金融、绿色金融、养老金融等领域。

  沈国强分管的投资板块,是西部证券需要补强的环节。2025年上半年,公司自营投资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0.24亿元,同比下降13.51%,尽管公司正推进“自营和客需双轮驱动”战略转型,聚焦高股息资产、开展波段交易,但仍需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

  沈国强的履新,将负责整合西部与国融的自营资源,巩固固定收益类业务稳定性,提升权益及衍生品业务的盈利水平,配合公司此前的组织架构调整,强化投资板块的协同效应。

  财富管理转型受关注

  记者注意到,殷涛主导的财富信用板块,是此次整合的核心增量领域。作为券业老将,拥有18年证券从业经历的殷涛,是西部证券财富管理转型路上的核心推动者。自加入西部证券以来,他长期扎根财富管理。

  在业务结构优化上,殷涛推动财富业务收入来源持续多元化,非通道业务占比显著提升,融资融券业务规模较“十四五”初期翻倍,金融产品代销收入占比与市场排名实现跨越式增长,产品保有量大幅提升,让板块抗波动能力进一步增强。

  在核心能力建设上,他着力构建“研投顾”为核心的服务体系,打造“西部优选30”“E选50”多元化服务矩阵,创新“点将台1+1+N”服务模式,显著提升客户响应与解决方案输出效率;在产品体系上持续丰富货架,完善公募、私募、ETF等多层次产品布局,非货公募保有量与权益类ETF规模大幅增长,产品客户渗透率持续提升。

  西部证券的财富管理业务深耕陕西地区,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42亿元,同比增长42.42%,客户托管资产规模提升8.7%;而国融证券拥有近三成分布在内蒙古、北京地区的营业部,双方网点整合后总数将增至190余家,区域布局显著优化。

  公司架构调整同步进行中

  西部证券的人事调整,实际上也更像是根植于公司明确的战略诉求。公司早于“十四五”规划中提出“成为一流上市综合投资银行”的目标,而在证券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头部券商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仅靠区域深耕已难以突破规模与业务能级的天花板,高质量发展成为必然选择。

  此次人事调整正是针对这些核心诉求的回应。“内部提拔+明确分工”的模式,既延续了公司战略执行的连贯性,又通过强化核心业务条线的管理力度,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内生动力。正如业内普遍观察,券商行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人岗适配”的管理架构。

  不仅如此,组织架构是业务融合的基础,先理顺部门职责,再匹配核心管理人员,能让一次整合发展少走弯路。此番高管人事调整的背后,是西部证券早已启动的组织架构改革。2025年三季度,公司已完成多项部门调整,为并购后的业务融合提前铺路。

  一是合并衍生品交易及做市业务部、证券投资部为权益及衍生品业务部;二是调整固定收益部职责,在原职责基础上,新增“固定收益类资产相关策略投资”;三是调整资本市场部职责,在原职责基础上,增加投行板块战略客户管理相关职能,并将部门名称变更为资本市场部(战略客户部)。

  整合方案与业绩表现成关注焦点

  随着管理层与组织架构调整到位,西部证券的整合工作将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市场关注的焦点将集中在两大方面。

  一是具体整合方案的落地。按照监管要求,西部证券需在2026年8月前上报具体整合方案,方案将明确网点整合、业务协同、人员调整、风险隔离等关键内容。尤其是资管业务如何注入尚未成立的资管子公司、两家期货公司如何整合、关联交易如何规范等细节,将成为监管与市场关注的重点。

  二是整合后的业绩表现。市场将密切关注西部证券2025年年报及2026年一季度报告,重点观察财富信用、投资、资管等核心板块的收入增长、客户规模、资产规模等指标,判断整合是否对业绩形成正向拉动。此外,国融证券的业绩贡献、两家公司的协同效应是否显现,也将成为评估并购成效的重要依据。

  从行业层面来看,“西部+国融”的整合进展具有示范意义。在监管鼓励券商并购重组、提升行业集中度的背景下,中小券商如何通过并购实现规模扩张与业务升级,西部证券的实践或将提供可参考的路径。如果此次整合能够成功实现协同效应,有望引发更多中小券商加入并购浪潮,推动证券行业格局进一步优化。

  对于西部证券而言,此次并购与整合是实现“十四五”时期成为一流上市综合投资银行战略目标的关键一步。随着整合工作的深入推进,公司的资产规模、业务布局、市场竞争力将得到显著提升,但能否真正摆脱区域券商的局限,跻身全国性中型券商行列,仍需时间的检验。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