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A股存储芯片概念再度走强,时空科技涨10%,普冉股份、佰维存储等盘中一度涨超10%。
消息面上,三星对存储芯片继续涨价,或有力支撑了市场走势。但上证报记者注意到,中芯国际于11月17日晚间披露的投资者调研纪要,则透露了更多存储行业趋势的信息。
手机用存储芯片非常紧缺、且大涨价
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中芯国际透露,当前手机用存储芯片特别紧缺,还涨价很多。
“虽然指引看起来比较平,但我们的产线实际上还是非常满的。 三季度产能利用率都到95.8%了,产线是供不应求的状态。”中芯国际表示,之所以四季度指引没有大的跃升,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手机市场现在存储器特别紧缺,价格也涨得非常厉害。客户担心,就算其他芯片都备齐了,万一存储器不够,整机也组装不起来,这也导致客户控制其他芯片的成本。为此,手机厂商都在为这个事谈判和观望。
二是在网通行业,客户在四季度下单就比较谨慎,怕自己货拿多了,总体比较谨慎,所以公司在四季度并没有给出一个非常高的增长数值。
“存储大周期对制造业是正面影响,但对终端厂商OEM来说,确实带来了价格压力和供应保障的挑战。”中芯国际进一步表示,虽然手机、家电、工业、汽车等市场都在恢复,消费类、网通也都很好,但由于存储器供应的不确定性,没人敢大胆预测出货量一定能增长。同时,存储器价格大涨,但整机售价又很难跟涨,这就使得终端厂想办法从其他芯片上压价,导致行业竞争更激烈。
因此,业界对来年前两个季度的看法都比较保守。但(实际市场走势)也很可能像今年一样,年初预测保守,但半年后越看越乐观。
5%的供应变动就能带动成倍的价格波动
“据我们观察,存储供应短缺或过剩5%就有可能给价格带来成倍的影响。”中芯国际表示,从存储器市场规律看,供需的微小失衡会引发价格剧烈波动。
中芯国际透露,目前存储行业供应存在缺口,预计高价位态势将持续。此外,NOR Flash、NAND Flash 及MCU等产品验证周期长、替代门槛高。即便有新厂商尝试进入,从流片到规模化量产也需至少16个月。这意味着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现有供应商的市场地位将保持稳定,难以被快速替代。
而由于AI产业占据了大量产能,导致主流供应商逐步退出碎片化、少量多样的细分市场,中芯国际承接了包括存储在内的相关订单。
存储行情提拉订单
公司承接了大量急单
尽管存储芯片供应紧张,但还是带动了业界明确的补库存需求,对当前是提拉了订单,但来年趋势依然看不清。
中芯国际透露了其观察到的三个主要动态:
首先,是补货(库存)方面,尽管部分客户因规模所限难以大量囤货,但为抢占市场份额,在模拟、功率类产品上正主动增加备货;同时工业与汽车领域库存已消化至低位,随着行业预期回暖,包括欧洲供应商在内已开始回补库存至安全水位。
其次,在存储器方面,市场心态呈现矛盾,当前客户倾向于多备存储器以配套成整机,但对来年一季度因供应不确定性普遍谨慎,导致近期积极、远期观望的局面。
再次,在急单方面,中芯国际承接了大量模拟、存储包括 NOR/NAND Flash、MCU 等急单,为保障交付,公司主动将部分非紧急手机订单延后,这也使得手机业务占比短期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