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店正在装修,这个月19日正式营业。”
11月14日中午,首家宋河酒饮到家门店的工作人员对前来走访的《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
在日前召开的新宋河启航新闻发布会上,通过重整接管宋河酒业的锅圈实业(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锅圈实业”)董事长杨明超表示,托管宋河16个月来,酒企发生了很大变化。将来要以快消品的方法做宋河,并将宋河打造成“喝的锅圈”。线下连锁品牌宋河酒饮到家便是重要抓手之一。
宋河酒业自2022年年底启动预重整,外界便时刻关注这家昔日“十七大名酒”之一的走向。行业内外十分期待,这家老牌酒企如何在资本和产业的赋能下再次焕发新生。
宋河酒饮到家门店即将落地
首家宋河酒饮到家线下门店位于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目前正在装修中。现场信息显示,该门店将销售白酒、洋酒、啤酒、饮料、冰淇淋、早点、烘焙等品类。另外,门店还专门设有生鲜啤酒打酒站。
记者在门店看到,宋河酒业旗下酒水品牌被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货架上摆放着印有“宋河酒饮”的饮料以及1668啤酒、斑马精酿啤酒等。门口的冰柜里还有冻品、烘焙产品等。
现场工作人员表示,后续会有更多产品摆上货架。门店会同时销售其他厂家的酒水产品,并且还将销售冰淇淋等。
此外,一款只卖9块9的一斤装“鹿邑13”已经摆上了宋河酒饮到家的货架。“鹿邑”是宋河酒业旗下的大众品牌,常年销售的鹿邑大曲在河南本土市场有一定的知名度。
杨明超曾在多个场合提到,未来要将宋河从白酒向酒饮转型,而宋河酒饮到家就是重要的纽带。
事实上,宋河酒饮到家的线下门店,并非全部重新搭建网点,而是由宋河酒业新推的“酒仓”和原本的宋河终端网点升级改造而来。
宋河酒业位于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是我国“十七大名酒”之一。伴随着前控股股东辅仁药业爆雷,宋河酒业也被“拖下水”。
2022年11月,宋河酒业启动预重整。2024年1月,锅圈实业开始帮扶宋河生产经营。在托管的16个月时间内,锅圈实业对宋河酒店进行多方面的改造,其中便包括渠道方面。
简单来说,宋河酒业构建一套“酒厂—酒仓—终端—消费者”的全链路运营体系。公司计划在2025年建设300 个数字化酒仓,通过数字化手段,精准对接终端店和消费者需求,实现高效配送和服务。数智酒仓便是宋河酒业从白酒向酒饮转型打下的基础。
杨明超表示,宋河酒业未来的所有终端都将变成酒饮到家,升级为渠道品牌,围绕吃喝以及家内家外场景,用直播等更多元化的流量聚焦,将大量流量汇聚到宋河酒饮到家,以此提升终端网点的盈利能力,为烟酒店结构调整提供一个样板。
在他看来,没有数字化能力的传统烟酒店势必会被取代。不过,他这一言论遭遇行业争议。在多个社交媒体上,很多烟酒店从业者认为,此言论有故意拉踩之嫌,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酒仓”经营战略。
“未来的宋河酒饮到家门店,将大量运营锅圈食汇在社区运营的方法论赋能门店,让前者比传统烟酒店更有竞争力。”杨明超说。
有行业专家表示,线下连锁门店如果只销售酒水品牌,会面临到店流量不足等处境。而叠加早餐、烘焙、冰激凌、饮料等品牌,能够为门店赋能和引流。但是,该类门店的即时零售能力等,依然考验着未来的竞争力。
“通过打造‘宋河酒饮’,从单一白酒制造商向酒饮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推动‘从酒到饮’的产业升级,这种尝试在当前消费升级和消费场景多元化的背景下,具有一定的市场潜力。不过,对于该类产品,需要加强消费者教育和引导,提高消费者的接受度和认可度。另外,9.9元低价产品的推出可能会透支名酒的品牌价值,陷入低价竞争红海,若无法形成规模效应,反而会拖累盈利能力,并引发消费者认知混乱。”酒业独立评论人肖竹青表示。
深度场景营销取代深度分销
在杨明超看来,宋河酒业最大的危机不在于重整,而是仍以过去的逻辑做事。
在上述发布会上,鹿邑县相关领导以及预重整管理人披露了更多重整细节。
简单梳理来看,2022年11月,宋河酒业启动预重整。彼时,公司负债115.86亿元;2023年7月,推动宋河酒业与宋河酒实业实质合并重整;2024年1月,锅圈实业开始帮扶宋河生产经营;2024年12月,宋河酒业重整计划草案通过债权人表决。
其间,有8家意向企业希望参与重整投资,最终引入锅圈实业作为重整投资人,为宋河酒业募集到12亿元战略投资;截至2025年10月,已完成了宋河酒业与宋河酒实业的法定代表人的变更营业执照的更换,后续将有序推进债权的清偿债转股的落地,确保债权方案和出资人权益调整方案能够顺利落地。
截至目前,宋河酒业和宋河酒实业的股权暂未完成变更,宋河酒业的第一大股东仍为辅仁药业,持股比例为52.38%。
杨明超提到,在托管宋河酒业的一年多时间内,锅圈实业投入近2亿元资金,实现对宋河酒业的产品、价格、品牌、文化等方面的重塑。
“未来锅圈实业要用快消品的方式做宋河。宋河从去年开始已经不再压仓,而是以终端销售开瓶率为唯一考核点,通过数据化追踪、好产品和场景运营,推动消费者对宋河的认可。”杨明超表示。
杨明超推崇场景营销。
他认为,从今年上市白酒企业的三季报表现便可看出,深度分销模式已经与当下环境不再兼容,深度场景营销将更具竞争力。宋河酒业新品重构,是“从卖酒到造场”的改革。宋河酒业推出新品的逻辑就是用宋河的好产品加上独到的场景来破局白酒行业困境。
在此之前,宋河砍掉了过去438个条码,并推出4大核心系列的24款新品。根据杨明超透露,宋河酒业未来将只聚焦三大核心系列——宋河·红、宋河·青、宋河·紫,分别对应三类人生场景、三种情绪价值。
其中,宋河·红主打大众宴席,锁定12大重要时刻和36个宴席场景;宋河·青定位政务商务用酒,寓意中产阶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宋河·紫定位高端文化用酒,承载着“河南第一伴手礼”的使命。
白酒行业专家蔡学飞表示,用快消品的打法,即渠道扁平化、营销场景化和产品高频化直接触达消费者,在中端以及大众白酒产品中已被验证且可行有效。但是高端白酒并不完全适用快消逻辑,成功关键在于平衡快消效率与白酒特有的消费氛围营造能力。真正的长期挑战在于品牌价值在于消费者心中的重塑,以及在新市场中重新找到定位。
仅从当下来看,宋河酒业上述做法取得一定成效。
有关数据显示,宋河酒业酒厂保本点从每年8.7亿元大幅降低至3.2亿元。产品毛利率由过去的41%提升至65%左右,未来有望提升到70%—75%之间。不过,宋河酒业并未公开透露当下的整体销售业绩情况。
对于未来,杨明超表示,宋河酒业将聚焦核心单品,品质升级引领价值回归,对产品线大幅精简;渠道将布局数智酒仓,建立CB一体化数字销售新模式;品牌方面将经典IP焕新升级;组织方面推行扁平化、年轻化和数字化。
肖竹青认为,锅圈实业用深度场景营销取代深度分销,用考核开瓶率取代压货,用做快消品的逻辑做传统白酒,这种创新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传统白酒行业渠道囤货、终端滞销等问题,有助于提高产品的动销率。
“但在实际落地层面,需要培育核心大单品,维护核心产品价盘和整个市场秩序的稳定;平衡快消与白酒逻辑,注重产品品质与体验;并在渠道和经销商层面,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和‘C一体化’模式时,要注意避免渠道之间的冲突,确保各渠道的利益平衡。”肖竹青说。
打造“喝的锅圈”?
在上述新闻发布会现场,杨明超在首排落座。他的后面坐着孟先进。孟先进的左手边是李欣华。他们三人是锅圈食汇的创始人,同时合计持有锅圈实业的100%股权。
锅圈实业的业务版图中,包括锅圈食汇、华鼎冷链物流、澄明食品工业园和宋河酒业等。其中,锅圈食汇早在2023年登陆港股,通过6年时间成为万店连锁品牌。
在杨明超的规划中,宋河酒饮到家将是下一个万店品牌,未来要将它打造成“喝的锅圈”——从宋河酒业到宋河酒饮,再到酒饮到家,最终成为酒饮产业平台。
事实上,宋河酒饮到家与锅圈的联系非常紧密。
记者注意到,首家宋河酒饮到家门店往西步行100米左右,便是锅圈食汇的首家线下门店。这里见证了锅圈从0到1,然后又走向全国。杨明超将宋河酒饮到家的第一家门店选在此处,背后寓意不言而喻。
另外,首家宋河酒饮到家门店营业执照上的公司名称为河南锅圈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燕庄分公司。
与此同时,从销售品类来看,宋河酒饮到家门店与锅圈食汇存在重叠。斑马精酿啤酒、新包装的鹿邑大曲便同时在上述两家门店销售。
而在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上,宋河酒饮到家与锅圈实业旗下多个板块存在融合。
比如宋河酒业完成全链条信息化重构,通过建设企业数字资产,重构“人、货、场”,全面激活传统渠道,又导入新增线上流量,最终实现业务流、数据流与渠道流全面打通,便是借助锅圈在过去多年的摸索和实践。
杨明超表示,宋河打造“酒仓+酒饮到家”新模式,打通“公域—私域—店域”三域流量,构建“线上买、线下得”的即时零售网络。十年后的宋河酒饮,将覆盖大量年轻人的家庭酒饮场景。
一位熟悉锅圈的行业人士告诉记者,锅圈食汇抢占了“在家吃火锅”的场景,宋河酒饮到家有望同样切入类似的场景。
记者注意到,传统白酒消费中,宴请、聚餐、社交为主流消费场景。但是在整个行业的深度调整期,饮用场景呈现碎片化。
据CBNData《2024年轻人群酒水消费报告》,近50%的年轻消费者将居家独酌作为核心饮酒场景。另外,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2025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显示,白酒的宴请及送礼需求急剧减少,节假日消费量同比逐年下滑,婚庆寿宴和家庭独酌成为目前稳定消费场景。
“宋河将借鉴锅圈的方法论,以及白酒自身带来的差异化产品,围绕老百姓吃喝需求,踏实酿好酒,让消费者爱喝酒。”杨明超说。
肖竹青告诉记者,宋河应充分发挥锅圈以及锅圈实业强大的供应链管理能力,确保产品的供应稳定和质量可控。并以数据驱动效率,利用数字化手段优化业务流程,提高运营效率。最后便是对宋河的资金支持和赋能要持续且稳定,后续投资可能高度取决于宋河酒业能否达成预设的业绩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