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理财选择更丰富、保险保障更全面、家门口享专业照护……11月17日,多部门联合发布《广东省推动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这是广东首次出台专门针对养老金融的专项政策,标志着广东在构建多层次养老金融体系方面迈出关键一步。
《实施方案》明确了两阶段发展目标:到2028年,基本建立具有广东特色的养老金融体系,产品与业态不断丰富;到“十五五”规划末,实现养老金融产品与服务更加精准高效,资金运用更趋稳健,基本形成养老金融与养老事业、银发经济良性互动的高质量发展格局。
养老投资选择更丰富保险覆盖更全面
围绕“供给更足、产品更优、服务更便、风险更稳”的目标,广东将从多个方面完善养老金融产品与服务供给。
鼓励在粤银行机构设立养老金融事业部和特色分支机构,加快商业保险年金产品创新,提供“医、护、康、养、居”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开发符合老年人健康风险保障需求的产品。创新养老金缴费、领取方式,探索开展兼具养老消费、医疗支付等服务的特殊需要信托。
同时,广东将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加强定点护理服务机构规范化管理,支持基层医疗机构提供长期护理服务。鼓励保险机构开发居家护理、社区护理及机构护理等多样化护理保险产品,发展人寿保险责任与护理支付责任转换业务,让更多失能失智老人享受照护服务。
社区服务更完善农村养老有新路
《实施方案》不仅关注个人“养老钱”的储备,更强调以金融力量助推养老产业全面发展。
通过建立养老机构和企业的“白名单”与项目储备库,引导银行、保险、基金等金融资源精准投向合规稳健的养老项目。目标到2027年,助力全省老年用品规上企业超6500家,不断壮大产业规模。
针对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广东将强化对居家养老、社区助老、适老化改造、智慧健康、康复护理等“家门口”服务场景的金融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开发面向村镇养老服务点、长者饭堂、小微服务机构的分期、租赁、贴息等普惠金融产品;引导政策性资金和社会资本投向乡村旅居式养老、辅助器具制造等农村养老新业态,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
推动跨境合作支持广州建设全省养老金融示范城市
依托粤港澳大湾区优势,广东将“跨境养老金融合作”列为战略重点,支持广州建设全省养老金融示范城市,推动深圳、佛山、东莞、珠海等分批纳入全国特定养老储蓄试点。
同步推进实施“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长者医疗券大湾区试点”“港澳药械通计划”,鼓励省内金融机构为港澳长者提供跨境医疗保险、养老金领取、信托规划、养老理财、费用代结算等一体化服务,推动更多养老金融产品纳入大湾区“跨境理财通”试点,加力探索粤港澳大湾区养老金融、资金互通、监管协同的合作范式,加快形成跨境养老金融创新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