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8日星期二|
NO.1 西部证券:选举徐朝晖为公司董事长,三名总助升任副总经理
11月17日,西部证券发布公告,宣布多项高管人事任命。西部证券表示,根据相关规定,董事会选举徐朝晖为公司第七届董事会董事长。同时,董事会同意聘任齐冰担任总经理;聘任陈伟为合规总监、首席风险官;聘任赵英华为副总经理;聘任殷涛为副总经理;聘任张永军为财务总监;聘任沈国强为副总经理;聘任黄裕洋为首席信息官;聘任袁星为董事会秘书。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本次西部证券换届领导班子人员变化不大,但赵英华、沈国强、殷涛原来均为总经理助理,本次擢升为副总经理,依然引发行业关注。
点评:西部证券高管团队调整,徐朝晖当选董事长,三位总助升任副总,彰显内部人才梯队建设。此举或提振市场对公司治理优化的预期,股价有望获得积极反馈。证券行业人事变动频繁,西部证券的稳定过渡或强化板块内部分化格局,头部券商优势或更凸显。整体来看,券商板块估值或受政策与业绩双重驱动,高管调整或成为短期情绪催化剂,但中长期仍需关注业务转型成效。
NO.2 国泰海通将落子印尼,券商东南亚布局再提速
国泰海通11月17日晚间公告,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境外子公司收购印尼证券公司的议案。这是国泰海通继布局新加坡、越南之后,再次落子东南亚。事实上,东南亚一直是中资券商海外布局的重点区域。中国银河证券于2018年通过收购马来西亚联昌国际集团证券业务,将国际网络延伸至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无独有偶,华泰证券的新加坡子公司于2023年获得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颁发的资本市场服务牌照和豁免财务顾问资质,2025年该子公司获得了新加坡交易所授予的主板保荐人资质,具备主板IPO项目的承揽与管理资格。
点评:国泰海通加速东南亚布局,印尼收购凸显其国际化战略深化。中资券商竞相拓展东南亚市场,区域业务竞争格局或将重塑。该事件提振券商板块跨境业务预期,头部券商国际化进程或提速。整体来看,中资券商海外扩张步伐加快,为资本市场开放注入新动能,投资者可关注具备先发优势的标的。
NO.3 从“跑马圈地”到“精耕细作”,公募基金迎系统性变革
规模超过36万亿元的公募基金行业,正经历从“跑马圈地”到“精耕细作”的转变。随着公募基金费率改革、业绩比较基准新规等相继落地,基金公司、销售机构的利益将与投资者的利益更加紧密地捆绑在一起。在业内人士看来,公募行业发展的底层逻辑已从过去的“规模导向”,彻底转换为“投资者回报导向”。系列改革措施相继落地,不仅实实在在减费让利,更从产品供给、客户服务、投教陪伴、投研实力等多个维度,引导基金公司更加注重提升投资管理能力,为投资者提供更加高质量的服务供给。
点评:公募基金行业正迎来以“投资者回报导向”为核心的系统性变革,费率改革与业绩新规重塑行业生态。基金公司需从规模扩张转向提升投研实力与服务质量,头部公司凭借综合优势或强者恒强。财富管理板块将加速分化,销售机构需重构盈利模式。长期看,此举有助于增强市场信心,引导资金向优质资产集聚,推动A股投资生态向理性化、专业化演进。
NO.4 年内新发公募基金产品已达1378只,平均认购天数大幅缩短
近期,公募基金发行市场迎来一波显著回暖。根据公募排排网最新统计数据,截至11月17日,按认购起始日统计,年内全市场共发行公募基金1378只,不仅超过去年全年的1143只,更促使2025年公募基金发行数量成为近三年之最,结束了此前公募基金发行连续三年下滑的态势。与此同时,新基金的平均认购天数也从去年的22.63天缩短至年内的16.31天,募集周期明显加快,进一步印证了市场的活跃度。
点评:公募基金发行市场显著回暖,年内新发产品数量创近三年新高,平均认购天数大幅缩短,显示市场情绪逐步修复。这一趋势有望为股市注入增量资金,提振市场整体流动性。从行业看,权益类基金发行回暖或直接利好券商板块的代销业务,同时为科技、消费等核心资产带来潜在配置需求。对市场整体而言,资金面改善预期增强,投资者信心或得到进一步巩固,结构性机会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