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香港特区政府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在发布会上表示,香港科技大学获得筹备新医学院工作组推荐,将筹办第三家医学院。第三家医学院计划于2028年首阶段招生50人,预计 2032 年将有首批毕业生开始实习。
卢宠茂表示,成立这所医学院,不仅是为了增加香港本地医生的培训规模,应对医生人手短缺的挑战以及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希望引入错位发展模式,形成良性竞争,让三所医学院产生协同创新的叠加效应。
“新医学院会结合医疗服务和科研,致力于培养‘医生科学家’。”卢宠茂指出。他表示,在招生方面,新医学院会采用第二学位课程模式,所有学生都是来自本科毕业生。这一模式能扩大招揽人才的范围,全球最知名大学的本科毕业生,尤其是那些主修生物医学相关学科的,都是招揽对象。
卢宠茂还指出,在教职员招聘方面,校方强调要进一步拓宽渠道,尤其要面向全球吸引人才。在这方面,香港科技大学本身已具备诸多优势。科研方面,尽管科大目前尚未有医学相关的教学经验,但它在生命科学、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基础雄厚,在脑神经科学等细分方向也取得了显著成就。希望未来科大能够将这些优势运用到新医学院的临床医学建设之中。
卢宠茂表示,长远来看,这将提升香港在医疗服务、科研以及医学教育领域的水平与实力,助力香港发展成为国际医疗创新枢纽。
2024年香港施政报告提出,支持香港本地大学筹建第3间医学院,并邀请有意开设新医学院的大学提交建议书。香港特区政府在北都牛潭尾预留土地,发展新医学院校舍及新综合医教研医院。
对于新医学院的评审标准,卢宠茂表示,工作小组依据十个主要准则,对三份计划书进行了深入的技术评估,评估范围包括新医学院的课程设置、创新策略定位、教研团队与人员编制安排、教学设施、临床经验与学习资源、资金财务安排、实施计划、教学质量以及科研创新等方面。
而资金方面,卢宠茂指出,香港科技大学将通过自身资源为新医学院提供部分资金,这也符合财政预算案中提出的配对出资政策方向。其中,科大将自行出资 20 亿港元,在清水湾校区兴建一座医学院综合大楼;特区政府也会预留资源支持新医学院的发展,并通过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的拨款,为新医学院提供营运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