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戴文辉王艳华
“做了9单,手头还有4单,看来要考虑加班了。”11月17日,武汉市蔡甸区武汉疆灵科技有限公司,37岁的胡瑾用一把镊子安装无人机遥控器的排线,旁边的机架上,摆着几台待修理的无人机。这是他从疆灵公司无人机维修培训班毕业的第三天,已经有了忙不过来的感觉。
随着低空经济的持续发展,无人机维修员也火了起来。
新手“炸机”催热新饭碗:“土拨鼠机长”3天接了13单
用风枪将云台烘热,让里面的胶水熔化,再轻轻一掰,支架打开了。
别小看这个动作,胡瑾学了15天。
他早先在云南做快消品销售,为了照顾家里,今年上半年回到武汉。干点啥?他刷新闻,看到快递配送都用上了无人机,心里一动,“这么多无人机,总会有坏的吧,坏了总得有人修吧?”
10月14日,胡瑾进入疆灵公司培训班学习。“拆机最难。”他说,无人机很多都是卯榫结构,外壳材料很脆,容易碎,一开始,他把一台无人机拆成零件要2个小时,现在,10分钟就够了,“知道哪里能使劲,哪里要尽量柔和”。

11月17日,武汉疆灵科技有限公司内,学员正在学习拆解无人机。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王艳华摄
一边学,胡瑾一边在社交媒体上发拆机和维修视频。学到第14天,有人发私信,请他帮忙。
“云台不停抖动,上下点头。”胡瑾让对方将无人机寄过来,拆开以后发现自己干不了,请教练帮忙,一天就修好了,寄回去以后,对方特别满意。
11月14日,胡瑾从培训班毕业,入驻公司的孵化室。这里为学员提供技术指导、硬件供应,零服务费。他在咸鱼、B站、抖音、快手等社交媒体都开设账号“土拨鼠机长”,3天接了13单。

胡瑾用AI给各个平台账号做的“土拨鼠机长”头像。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王艳华摄
“有武汉的,有陕西的,有云贵川的。最便宜的一单收费300多元,做完的9单,总收费8000多元。”胡瑾有销售经验,又玩过无人机,所以在同班同学里,他现在接单最多。不过,其他人也不差。
“同学里有做建材的、跑外卖的、坐办公室的,现在基本上都在网上接活。”胡瑾说,“单子很多,只要肯做,不愁活干。”
疆灵公司负责人易娟介绍,该公司培训班已毕业近300名学员,其中7成自己开店,月收入两万元左右。

正在直播拆解无人机的学员。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王艳华摄
返厂维修太久,街头小店不靠谱,他找准了市场的需求
无人机维修员的火爆,源于一个市场痛点。
易娟早先做无人机销售。“作为销售代理商,我们是无权做售后的,但实际情况是,很多客户需要更便捷、便宜的售后服务。”2022年春天,一位外地游客来武汉,在黄鹤楼“炸机”了,把无人机拿到易娟店里,她爱莫能助,“我只能让客户把无人机寄回厂家维修,这个过程需要至少10天,客户等不及。”
有数据统计显示,有七成新飞手在第一个月“炸机”,而返厂维修耗时太长,找街边小店又没有服务保障。
与此同时,低空经济产业持续高速发展。
2024年、2025年,低空经济连续两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今年10月,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实施产业创新工程,一体推进创新设施建设、技术研究开发、产品迭代升级,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

武汉疆灵科技有限公司可维修各种无人机机型。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王艳华摄

武汉疆灵科技有限公司计划打造无人机供应链。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王艳华摄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实名登记无人机数量突破272.6万架,较上年净增51.3万架,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从旅拍到巡检,再到配送、植保,无人机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多,产业扩张太快,维修人才培养跟不上的问题越来越凸显。”2023年,易娟找到4位有经验的师傅,组成一个团队,开始做无人机维修。每天能修几十台,最多的一天修了94台。一年下来,这个小团队赚了200多万元。2024年,团队扩充到10人,仍然忙不过来。今年年初,易娟开办培训班,系统性地培养无人机维修员。
每一期培训都满员,他们要办全国大赛
疆灵公司的培训班是小班教学,一个班12人,培训一个月。前半个月,教拆装机,偏硬件;后半个月,教故障排除、主板维修,偏软件。截至目前,培训班办了25期,最小的学员高中刚毕业,年龄最大的61岁,是内蒙古一位大爷,毕业后回去开了家维修店。
“每一期都报满了,还有人报不上。我们准备下个月开夜学班,满足那些白天没有时间的学员。”易娟说。

一位正在学习拆解无人机的学员。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王艳华摄

一批学员正在上课。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王艳华摄
武汉光谷有一家做无人机全产业链研发的公司。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询问得知,该公司设有售后维保岗位,“人才缺口还是比较大的,想招聘专业性员工比较困难”。
那么,这种紧俏能持续多久?
胡瑾很乐观。他对飞手和维修员这两个岗位做过一番研究:无人机配送、巡检越来越多,这种情况下,用AI替代飞手成为最佳选择——AI更擅长同时操控多架无人机,而对维修员的需求则只增不减。
胡瑾计划在疆灵公司的孵化室再干一段时间,积累技术和客户,将来自己开店,“我现在每天发视频,后续会上直播来引流,单量还能涨。”
“低空经济产业持续发展,催生了许多新的职业。”一位业内专家表示,除了无人机维修员,无人机系统工程师、无人机物流调度员、低空交通管制员、低空飞行数据分析师等就业新方向也越来越受关注。
疆灵公司计划在明年举行一次全国性无人机维修大赛,给这个已经很火爆的行业再添一把火。“对于无人机后端市场,我们充满信心。”易娟说。
【责任编辑:杨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