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18 19:59:40 股吧网页版
荣盛发展再推化债方案!拟10.5亿抵偿20亿债务,公司:有助于促进经营稳定
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郭鹏

K图 002146_0

  11月17日,荣盛发展(002146.SZ)发布债务重组公告。

  公告显示,荣盛发展及其子公司廊坊市荣图盛展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荣图盛展”)及担保人、第三方拟与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省分公司(以下简称“信达河北”)签订《债务重组合同》(以下简称“重组合同”),重组标的为20.01亿元。

  各方约定如果荣图盛展或荣图盛展认可的第三方和担保人按照重组合同约定还款计划表向信达河北按时、足额偿付10.5亿元(其中以实物资产协议过户抵债3.5亿元),则信达河北同意豁免重组标的中的其余债务。

  荣盛发展公告表示,本次债务重组是为了减轻公司债务压力的措施,有助于促进公司经营稳定、可持续发展。

  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若债务问题持续恶化,公司可能面临破产结局。一旦荣盛发展走向破产清算,债权人不仅要经历漫长的法律流程,且在清算过程中,资产处置后能收回的资金往往大打折扣。此次方案涉及实物资产抵债,实物资产相对稳定,再加上第三方与担保人的保障,相比全额债权无法收回的风险,此方案更为稳妥。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通过偿还10.5亿元,荣盛发展可削减近50%的重组标的债务,避免因集中兑付引发的流动性危机,为经营调整争取时间。同时,实物资产抵债可盘活存量资源,这也体现了各房企盘活存量资产的导向。

  “总体上看,荣盛发展在行业调整期通过债务重组实现‘以时间换空间’,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形象,进一步促进企业后续债务化解方面的动力,也真正促进企业后续稳健发展。” 严跃进表示。

  对于本次债务重组预计完成时间,未来公司是否会再次开展类似化债方式等问题,时代周报记者多次致电荣盛发展投资者联络部门,电话未接通,同时向其发送邮件,截至发稿未获得回复。

  11月18日,荣盛发展股价报收1.83元/股,跌幅2.66%。

  多次推出化债方案

  2023年,荣盛发展美元债违约。此后,债务重组工作就成为荣盛发展工作之一。今年,荣盛发展抛出多份债务清偿方案,削减部分债务。

  今年4月,荣盛发展出具围绕旗下运营类业务相关的股权偿债方案。据公告,荣盛发展围绕酒店、代建、商业管理、产业服务等相关轻资产板块业务,搭建“挚享平台”和“至启平台”,以其股权作为偿债资源实施债务重组。

  其中,挚享平台主要开展酒店管理、代建运营业务,至启平台业务主要为商业管理、园区运营业务。挚享平台预测估值460亿元,至启平台预测估值为340亿元。

  根据上述方案,荣盛发展债权人将持有的不超过92亿元债权、不超过68亿元债权,分别对应换取“挚享平台”、“至启平台”不超过20%股权或相应收益权。

  同时,荣盛发展也采取以物抵债方式偿还债务。

  今年5月、6月,荣盛发展先后两次发布以物抵债公告,债权人为廊坊银行。据荣盛发展2025年半年报,两笔以物抵债交易已经完成,交易价格总计23.31亿元。

  今年6月,荣盛发展与其物业子公司荣万家签订协议。荣盛发展向荣万家出售12689个停车位,5479套储藏间,总建筑面积合计36169.17平方米,以及112套住宅、公寓及商业单位。出售资产总价为10.7亿元,用于抵偿荣盛发展拖欠荣万家的账款。

  目前,相较于今年年初,荣盛发展债务规模有所下降。据其2025年三季度报告,截至今年9月底,荣盛发展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规模为260.4亿元,2024年底其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规模为270.6亿元;截至今年9月底,其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规模为266.5亿元,2024年底其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规模为272.4亿元。

  刘水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债务重组能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对购房者而言,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其对公司项目交付的信心,利于促进楼盘销售回笼资金;对投资者来说,可缓解其对公司退市的担忧,有助于稳定公司股价;同时也能让供应商、合作金融机构等提升对荣盛发展的信心,这对公司后续开展化债和合作等业务,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收购新能源公司计划宣告终止

  荣盛发展是曾经的千亿房企之一。据其财报,2018年,荣盛发展商品房销售合同金额1,015.63亿元。凭借深耕河北、环京地区市场,荣盛发展曾被称为“河北地产王”。

  随着房地产行业下行影响,自2021年起,荣盛发展出现亏损。据其财报,2021年,荣盛发展营收472.4亿元,净利润为-49.55亿元。

  2022年-2024年期间,荣盛发展亏多盈少。据其财报,荣盛发展仅在2023年实现盈利,2023年净利润为3.85亿元。2022年和2024年,荣盛发展净利润分别为-163.1亿元和-84.44亿元。

  荣盛发展亏损原因或在于连续大规模计提资产减值损失。据其公告,2021年-2024年,荣盛发展计提资产减值减少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规模分别为40.42亿元、100.41亿元、12.89亿元、38.05亿元。

  业绩下滑期间,荣盛发展险些触及股价退市条款。2023年5月,荣盛发展股价连续下跌,曾濒临跌破1元退市线。

  在此期间,荣盛发展发布公告,宣告将会进军新能源领域。公告显示,公司拟收购控股股东荣盛控股持有的荣盛盟固利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荣盛盟固利”)68.38%股权。

  荣盛盟固利是一家动力电池公司,产品以新能源汽车电池为主。荣盛发展公告显示,公司主营业务房地产开发与销售面临业绩下滑经营压力。面对危机,公司主动谋求新发展,注入优质资产实施战略转型升级。

  据荣盛发展公告,2022年,荣盛盟固利营收9.88亿元,净利润-4.94亿元。

  与新能源概念产生关联后,荣盛发展股价大涨。2023年6月9日,荣盛发展股票复牌后实现五连板,远离1元退市线。2023年8月4日,荣盛发展股价曾达到3.13元/股。

  但是此后,荣盛发展收购荣盛盟固利一事迟迟没有宣告完成。荣盛发展只是发布公告表示,正在积极推动交易工作。

  今年9月底,荣盛发展发布公告,宣告终止收购荣盛盟固利。公告表示,终止收购原因为拟收购资产所在行业环境较本次交易筹划初期已经发生巨大变化。

  除了新能源领域外,荣盛发展2024年年报还表示,要增强酒店、商管等轻资产运营能力,扩大非房领域的营收和利润。

  2024年起,荣盛发展部分经营类业务营收增速明显。据其财报,2024年,产业园区业务营收5.45亿元,同比增长586.85%。而在2022年、2023年,产业园区业务营收分别同比下降91.32%、66.96%。

  公司产业运营相关业务营收占比逐步提高。据其财报,2024年,荣盛发展产业园区业务、物业服务、酒店经营、其他行业业务的营收占比为8.51%。今年上半年,产业园区业务、物业服务、酒店经营、其他行业业务的营收占比为12.29%。

  但是产业运营业务尚未让荣盛发展业绩发生好转。据其财报,今年前三季度,荣盛发展净利润为-30.98亿元。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