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刘艺文
近日,国盛证券发布一则股东减持预披露公告。公告显示,公司3家持股5%以上股东——南昌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昌金控”)、江西江投资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投资本”)、江西省建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西建材”)计划3个月内,合计减持不超过545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2.82%。以公告日收盘价计算,此次减持规模市值约10亿元。
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到,此次减持动向备受市场关注。一方面,在于减持的时间点。新国盛证券刚刚正式揭牌10天左右,3家大股东即告减持。另一方面,在于江西国资的成功操盘。3年前,江西国资入股价格为9.1元/股,最新股价接近翻倍,资产增值约90亿元。
新国盛证券揭牌未久
10月26日,国盛金控发布公告称,公司中文名称已由“国盛金融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国盛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已于10月24日完成公司名称、注册地址、经营范围的变更登记手续与修订公司章程的备案手续,并取得南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核准换发的《营业执照》。
与此同时,公司选举刘朝东为董事长,聘任赵景亮为总经理。刘朝东为此前国盛金控董事长,赵景亮此前为财达证券副总经理,通过公开招聘被确定为国盛证券总经理。
11月3日,新国盛证券揭牌仪式在南昌举行。
据悉,国盛金控的更名工作始于2024年初。国盛金融于2024年1月30日召开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决定吸收合并全资子公司国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并对公司的名称、证券简称和经营范围进行变更。
对于国盛金控吸收合并国盛证券的原因,国盛金控曾表示,吸收合并完成将有利于公司聚焦证券主业,提升国盛证券的品牌效应优势,更好发挥国盛证券作为江西省省属唯一证券全牌照企业的作用。同时,能够有效解决管理决策等流程过多的限制和制约,节约管理成本,有效提升管理与决策效率。
国盛金控三季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8.56亿元,同比增长46.84%;实现净利润2.42亿元,同比增长191.21%。对于营收增长的原因,公司表示主要系本期证券经纪业务收入同比增加所致。
三大股东联发减持公告
揭牌余音犹在,股东减持声起。
根据前述公告,持有公司6.90%股份的股东南昌金控计划以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193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1%;持有公司6%股份的股东江投资本计划以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158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0.82%;持有公司6%股份的股东江西建材则计划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193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1%。
公告还称,减持原因是股东自身经营发展需要。减持计划期间为2025年12月8日至2026年3月7日,且江投资本与江西建材作为一致行动人,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的股份数量将合并计算。
据悉,上述3家股东减持的股份均为2022年协议转让取得的股份。2022年7月,江西交投、江西财投、南昌金控、江西建材和江投资本等5家江西国企组成联合体,以88.79亿元协议收购原控股股东所持的国盛金控(现改名为“国盛证券”)9.76亿股股份,占总股本的50.43%。此后,国盛证券成为江西省内省属控股券商。
上述股东在2022年7月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取得股份时,承诺自入股国盛证券后(2022年9月28日起),自持股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所持国盛证券股权。也就是说,2025年9月28日后,所持股份获得解禁。
江西国资一次成功操盘
就目前来看,江西国企组成的联合体入股国盛证券3年后,在当前时点减持,可谓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一个成功案例。
根据测算,江西国企组成的联合体当时以88.79亿元收购国盛金控9.76亿股,折算价为9.1元/股。截至11月18日收盘,国盛证券股价报于18元/股,相较入股价接近翻倍。
2022年6月2日,张家港财智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深圳前海财智远大投资中心(有限合伙)、西藏迅杰新科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凤凰财鑫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北京凤凰财智创新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发布公告,公开征集受让方,拟转让其合计持有的国盛金控9.76亿股股份(占国盛金控股份总数的50.43%),转让底价为88.79亿元。
2022年7月4日,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出具的《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有限公司组织签约通知》,确认江西国企组成的联合体成为国盛金控9.76亿股股份的受让方。
彼时,作为联合体成员之一的江西交投表示,通过受让上市公司股权,江西交投将引入以证券为主的核心金融牌照,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江西省实体经济的持续平稳发展,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增强省内金融业综合实力、完善江西省金融体系,对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完善江西省金融服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依托国盛金控的上市公司平台优势,有助于江西交投提高资产证券化率、降低资产负债率,建立健全现代企业治理,实现规模、质量、效益的良性互动,进一步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促进江西交投的良性发展,进而为促进江西省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