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银行“开门红”营销,似乎比往年要来得早一些。今年四季度以来,包括兴山农商行、浦发银行合肥分行、衡南农商行、珠海农商行、福建上杭农商行、紫金农商行、浙江桐乡民泰村镇银行等在内的多家银行,已召开明年“开门红”动员会或四季度工作部署会议,聚焦存款吸纳、信贷投放、客户拓展等关键目标,为全年经营“定调子、打基础”。
对此,业内专家表示,在净息差持续收窄、信贷需求疲软的背景下,中小银行亟须通过岁末年初冲量锁定全年业绩基本盘。未来转型的核心在于打破短期冲刺的惯性,实现客户黏性提升与银行可持续发展的统一。
“开门红”活动提前启幕
11月3日,兴山农商行召开2025年三季度工作会议并对四季度工作作出具体安排。其中提到,要统筹兼顾打好“开局起步”预备战,提前谋划2026年业务计划与资源储备。同日,晋中开发区农商银行召开2025年三季度经营分析暨四季度工作推进会,会议特别邀请专业培训师深度解读《晋中开发区农商银行四季度储客及开门红项目》。
11月2日,浦发银行合肥分行召开2026年“开门红”启动会。会议不仅明确了该行“开门红”目标方案及2026年目标讨论情况,还播放了各经营机构的“开门红”宣战视频、组织29家经营机构现场签署目标责任书。会上,各经营机构及一线员工就“开门红”现场表态发言,明确将以“坚定决心、团结协作”的态度推进业务开展,全力确保“开门红”目标达成。
事实上,今年商业银行“开门红”工作与全年“收官”战役叠加打响。10月27日,珠海农商银行召开2025年三季度经营分析会暨2026年开门红动员会,其中提出,要坚守“支农支小”市场定位,牢牢把握主阵地,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确保全年各项任务目标圆满达成。
值得关注的是,相比往年,今年有多家中小银行“开门红”筹备工作的开展时间大幅提前,往年11月份至12月份启动的工作,如今与四季度收官同步推进。例如10月11日,宁波东海银行在三季度经营会暨“开门红”部署会上,明确“收官攻坚”与“开门布局”双线并进,以“起跑即冲刺”姿态备战2026年开年;山西河曲农商行也表示,将提前谋篇布局,抢占明年“开门红”主动权。
“一般来说,‘开门红’是有明确营销目标的,我们行相关工作从10月份开始便已逐步启动,包括三个工作重点,一是制定明年的工作规划,确定预算;二是为明年的‘开门红’做客户项目储备;三是加速催收减轻不良负担。”某知名城商行人士向记者透露。
对此,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面对市场竞争压力,中小银行提前布局“开门红”,既是为了做好“开门红”工作,也是为了实现年度收官和“开门红”的有效衔接。在中小银行竞争优势相对不够明显的情况下,提前布局“开门红”也有助于尽早行动抢占市场。
“花式”揽储加速蓄力
从银行“开门红”的规划来看,存款、贷款的投放均是重点。以吸引存款为例,湖北银行近期推出“存款享好礼”活动,其三年期、二年期、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分别为1.75%、1.5%、1.4%,9个月和一年期大额存单利率为1.4%、1.5%。此外,该行还设置“新户礼”“推荐礼”“晒单礼”:新客户存定期1万元以上,可兑换米面粮油等礼品;老客户推荐新客户成功存款,双方均可兑换礼品;客户出示他行2026年1月1日至3月31日之间到期的存款或理财资金截图,即可参与该行的预约存款活动,根据预约金额可兑换精美礼品。
除直接推出揽储活动外,部分银行还在积极筹备“开门红”营销物资,为后续营销活动做准备。记者注意到,福建上杭农商行、紫金农商行近期已发布2026年“开门红”宣传品采购招标公告,其中紫金农商行采购品类涵盖粮油、厨房用品、生活用品、电子产品等,预算金额达721.0463万元。
事实上,当前已有多家国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分支机构开启了揽储活动,针对用户资产提升的不同额度给予不同权益激励。如,交通银行推出“资产提升有好礼”活动,在1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客户完成近30天日均资产提升任务,可领取相应40元到600元不等的支付贴金券奖励。中国银行一分行推出活动,客户月末金融资产较上月提升1万元至600万元不等,次月可获得6元至300元不等的微信立减金。
另外,日照银行一支行推出资产提升活动,符合条件的客户如资产提升档位为1万元至5万元(不含),可领取4000综合积分。如达标更高档位,可领取最高129元微信立减金奖励。此外,山西银行、恒丰银行、东莞银行等多家银行也在近期上线了资产提升活动。
对此,有银行业内人士表示,银行推行金融资产提升计划当中的“积点奖励”,具有双重意义。从银行方面来看,该奖励是低成本且高效的营销手段。当下利率下行,比起加息揽储,立减金成本更低,还能精准冲刺资产管理规模这一核心考核指标,尤其年末客户现金流充沛时,能快速吸引闲置资金流入。同时,若搭配理财、基金购买的额外积点,还能推动中间业务发展,提升客户活跃度与黏性。从客户的层面来看,微信立减金贴近日常消费场景,抵扣无门槛,相当于给资金存放额外加了“消费福利”,这种即时性收益比远期利息更易感知,对普通民众吸引力十足。
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认为,在存款利率整体下行的趋势下,部分银行采取提高存款利率、积分换礼等策略,表明其寄希望于通过“短平快”的方式吸引客户,相较于传统大行,中小银行负债端高度依赖揽储,尤其“开门红”更承载着其对来年一季度揽储增量的希冀。
从“冲规模”到“建生态”
事实上,今年“开门红”正在从“规模冲刺”向“价值生态”过渡。受访专家认为,受净息差收窄、优质资产稀缺双重压力,中小银行需主动拉长营销周期,提前承接企业结算、居民年终奖等,避开与大型银行年底正面竞争,争取主动权。
如浙江桐乡民泰村镇银行此前举办旺季“开门红”专题培训,针对“定期存款续存”这一关键业务,培训师提出三大策略,包括深耕“银发客户”,运用温情服务与适配产品,有效归集老年客户的养老金、闲置资金,将其转化为稳定的定期存款;聚焦“临界客户”,对资产规模临近提升门槛的客户,实施名单制管理,通过精准赋能与交叉营销,助力其资产升级,提升客户价值;紧盯“到期客户”,建立预提醒机制与专属续存方案,做到提前对接、“一户一策”,最大限度留住到期资金,并力争实现额度增长,确保续存提升。
在苏筱芮看来,花式揽储等方式固然能在短期内取得一定成效,但长远来看,一旦“药效过期”,客户可能继续面临流失。“银行揽储需关注监管合规底线,在市场利率下行的趋势背景下,应考虑到负债端成本问题,投入更为长远的眼光,通过运用自身线上、线下渠道,合理嵌入贴合客户财富增值的相关产品及服务,挖掘存量客户的更多需求,并与异业伙伴在合适的场景之下开展交叉营销等,实现高质量发展。”苏筱芮提醒。
“银行‘开门红’急需从单纯的规模竞赛转向深度价值经营。未来转型的核心在于打破短期冲刺的惯性,实现客户黏性提升与银行可持续发展的统一。银行应深入调研客户真实金融需求,推出差异化、场景化的适配金融产品,实现从一次性销售到长期服务的转变,提升客户黏性与长期利润贡献,摆脱对短期优惠的依赖。”上述银行业内人士进一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