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伊妹儿)11月中旬,重庆潼南,32万亩柠檬园迎来采收旺季。一筐筐鲜果从田间运往雪王农业(蜜雪集团全资子公司)的智能化车间,经过筛选后作为核心原料,化身为蜜雪冰城的“冰鲜柠檬水”。11月18日,记者在雪王农业获悉,2025年前十个月,该单品销量已突破15亿杯。这一数字背后,是蜜雪集团构建从田间到门店全产业链,通过种植、收购、分选、运输、销售一体化运营,强化供应链韧性的生动实践。
从果园到工厂:“订单式农业”锁定源头品质
雪王农业所在的重庆潼南,是川渝地区的尤力克柠檬核心产区。这里地势浅平、气候温润、雨量充沛,是柠檬种植的“黄金地带”。数据显示,潼南柠檬种植面积达32万亩,2025年总产量预计达35万吨,收购价格升至每斤5元以上,年综合产值达90亿元。
在这片丰饶的土地上,雪王农业采用了“订单式农业”的合作模式,其与潼南合作采购的柠檬种植产地达到15万亩,通过与果农和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签订保底收购协议,以销定产、以质论价。这种模式在为种植户带来稳定收入的同时,基于科学预测尽可能避免产销矛盾,使柠檬供给能精准适配市场需求。
雪王农业签约后,会实地走访果园并均匀取样,首先在内部实验室使用农残快检仪及试剂进行初步检测。在符合国家标准的基础上,样品还会被送往第三方专业实验室复检,只有通过全部安全检测的果园,才会被纳入最终的采摘名单,从源头筑牢安全防线。
智能分选:高标准“海选”锁定A级果
走进雪王农业柠檬工厂,清新的柠檬气息扑鼻而来,一条条自动化产线上,大小各异、品相不一的柠檬正经历一场大规模的“海选”。自动化设备负责清洗消毒、筛选并精准分级。每颗柠檬都要经过三遍清洗,完成安全无残留的消毒工作。
随后,高速红外相机、高清摄像机与动态称重系统协同作业。每秒拍摄42张检测照片的“火眼金睛”让果面瑕疵无处遁形,称重环节的分选精度可达±1克,确保了商品果的重量被严格控制在既定范围内。最终,只有经过多道关卡、符合高标准的A级果,才能脱颖而出,获得成为“冰鲜柠檬水”原料的资格。
冷链锁鲜与产业协同:柠檬背后的乡村活力
完成分选的A级果并非立即启程,它们需在冷藏仓库中储存不少于30天,这道“睡足回笼觉”的工序,旨在提高柠檬的出汁率,优化最终产品的口感。在发往全国门店前,专业人员会对出库柠檬再次取样检测。运输环节中,每辆冷链车都配有温度监控仪,全程记录温度变化数据,确保柠檬始终处于可控的低温环境,锁住新鲜。
雪王农业的扎根,为当地带来了显著的就业带动效应。种植户陆海燕向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她经营的200余亩果园在套袋和采摘高峰期需雇佣大量本地村民,高峰期时,有的村民夫妇一天收入可达300元。同时,雪王农业位于潼南柏梓镇的工厂在柠檬季高峰期,也能为超500名当地村民提供果实拆袋、装箱等工作岗位。
在拓销路、促就业的基础上,蜜雪集团还发起“支持柠檬产业高质量发展公益项目”,联合国内一流农业院校,开展柠檬良种培育、保鲜技术研究、产业人才培养等工作。蜜雪集团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该项目首批捐款500万元,其中150万元资金已在2025年落地,用于购置无人机等现代化农机设备,以科技力量驱动柠檬产业提质增效。
潼南区农业农村委员会柠檬产业发展站站长付强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我们将深化与雪王农业的合作,强化政策支持、优化服务保障,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推动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提升种植科技含量,完善‘企业+基地+农户’机制,支持冷链物流、加工园区等基础设施建设,全方位助力柠檬产业发展。”从保底收购到科技赋能,一颗小小的柠檬正串联起一条日益稳固的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