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北信瑞丰基金宣布,更名为“华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据知情人士透露,更名主要出于品牌升级、品牌定位的需求。
更名前夕,该公司管理层迎来调整,涉及副总经理、督察长、首席信息官等多个岗位。
北信瑞丰基金更名为华银基金
11月19日,北信瑞丰基金公告称,公司名称变更为“华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来源:公司公告
公告表示,公司名称变更已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向中国证监会申请更换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
此外,公司章程相关条款已相应更改。公司名称变更后,法律主体和对外法律关系不变,原以北信瑞丰基金名义签署的合同及法律文件的条款、效力及履行均不受影响,后续将对旗下公募基金产品名称进行相应变更。
此前,业内一度流传着关于华夏银行收购北信瑞丰基金的传言,对北信瑞丰基金的名称变更也有诸多猜想。
今年8月,北信瑞丰基金迎来新任总经理,由华夏银行广州分行党委委员、中山分行行长、总行金融市场部副总经理宣学柱担任。
关于股权结构变化,知情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目前华银基金与华夏银行尚无股权关系。不过,华夏银行对该公司业务开展、渠道拓展、投研合作等方面给予了很多支持。
“更名主要是出于品牌升级、品牌定位的需求。”上述人士表示。
据Wind数据,目前,华银基金第一大股东仍为北京国际信托有限公司,持股占比60%,第二大股东为莱州瑞海投资有限公司,持股占比40%。
更名前夕,北信瑞丰基金管理层迎来变更。11月18日,北信瑞丰基金连续发布三条高级管理人员变更公告。副总经理王乃力、首席信息官魏红生因工作原因离任,赵伟婧新任公司督察长,王博新任公司首席信息官。
华银基金对记者表示,立足新起点,公司管理层围绕行业趋势与自身实际,将精品化、市场化、数字化、合规化作为四大核心发展方向,为后续发展筑牢根基。新管理层上任之后,在投研结构建设方面,着力推动“平台化替代个人化”的转型,同时已完成薪酬与考核体系的修订;在渠道端进行精准发力,一方面深化与传统银行渠道的合作,另一方面强化布局互联网平台。
基金规模突增上百亿
三季度,北信瑞丰基金规模快速增长。据天天基金网数据,上半年末,北信瑞丰基金管理规模只有27亿元。三季度,公司基金产品迎来超160亿份申购,截至三季度末,公司管理规模达207.9亿元,基金数量为22只,基金经理共6人。
在这超200亿元规模中,北信瑞丰鼎盛中短债这一只基金就贡献了171.12亿元。该基金是一只短期纯债型基金,成立于2020年4月,基金经理为董鎏洋。值得关注的是,该基金个人投资者持有份额占比近100%,截至三季度末份额为150.67亿份,其中,单一持有人合计持有份额超过114亿份。对于这一“神秘”的持有人,基金公司相关人士表示,未公开信息以定期报告为准,待年报发布时进行披露。
北信瑞丰稳定收益贡献了29.51亿元的规模,该基金同样由董鎏洋管理,是一只混合债券型一级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