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11月19日电(马萌伟)上周,人民币汇率在美元回落的影响下升至年内新高,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保持升值不过速率有所回落。
具体数据显示,美元指数跌0.26%报99.28;在岸人民币兑美元累计涨218个基点报7.1007,离岸人民币兑美元累计涨271个基点报7.0991,中间价累计调升11个基点报7.0825。
分析认为,在当前美元指数反弹有限和中间价稳步升值的环境下,人民币汇率仍将保持偏低波动,并对美元有望维持偏强态势。接下来要重点关注美元走势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调控力度。
美元反弹有限人民币汇率创年内新高
在美国联邦政府上周结束停摆、包括非农报告在内的一系列数据发布前,交易员正加紧为美元波动性上升做准备,美元指数上周自进入9月以来首次连续第二周收跌,人民币汇率在美元回落的影响下明显走高。
14日,在岸人民币兑美元逼近7.09,最高升至7.0912,创一年来新高;离岸人民币兑美元一度升至7.0900。
美国劳动力市场数据的缺失使得投资者得以忽视招聘结构性放缓的潜在趋势。就业数据越是持续显示招聘步伐缓慢,投资者就越会通过降低实际和名义利率来开始消化这种结构性力量的影响,进而拖累美元。
有分析认为,随着海外经济增长提速、美国货币政策趋于宽松,美元的吸引力正进一步减弱。在2025年已累计下跌约7%的基础上,美元或将迎来八年来最糟糕的一年。
不过,10月的美联储利率决议为美元提供了一定支撑——尽管美联储宣布降息,但主席鲍威尔警告12月降息并非“板上钉钉”。降息步伐放缓通常利好美元。有部分基金经理指出,美元正重拾其投资组合中的传统稳定器角色——因其在全球动荡时期往往走强的特性。
调查显示,投资者对美元的敞口自今年年初以来首次转为中性,结束了长达八个月的看空。鉴于对12月美联储利率决议的定价相当均衡,随着数据回归,这可能会导致市场波动性加剧。
人民币有望维持偏强态势
由于美元趋于走弱,基于对人民币汇率的升值预期以及年末季节性临近,外汇市场对人民币的需求或偏向于改善,并带动人民币汇率走强。
但值得注意的是,人民币中间价虽升破年内高点,不过速率较有所放缓。分析称,这或是由于人民币汇率刷新年内高点,且临近年末,结汇资金集中出现等因素有关。与前几周相比,逆周期因子调节幅度趋于减少,进而减缓了中间价的升值速率。
接下来,需要关注美元走势和人民币中间价调控力度:中间价或仍能保持温和偏强的走势,并引导人民币汇率预期保持相对稳定。
1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下一步要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社会融资条件相对宽松,同时继续完善货币政策框架,强化货币政策的执行和传导。
报告还提出,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进一步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深化对外货币合作,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丰富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箱,不断拓展宏观审慎覆盖范围。
分析师认为,报告延续“适度宽松、结构优化”取向,边际上体现强化信心引导、夯实内需基础、深化金融开放与完善利率体系四大特征。货币政策边际宽松可能性上升,当前人民币汇率或处于央行“合意”水平。
从稳汇率的政策工具看,人民银行稳汇率政策工具储备充足,使用节奏张弛有度,料将灵活调整政策力度以缓和可能出现的汇率单边行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