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11月19日电(记者刘旭阳孙广见)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质量监督司副司长苗雨晨19日表示,今年以来,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共监督抽查玩具等儿童用品1.8万批次,检查儿童用品生产销售企业7万余家次,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企业近2000家。
他是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作出上述表述的。本次发布会主题为介绍GB 6675《玩具安全》系列强制性国家标准修订情况。
苗雨晨表示,市场监管总局高度重视玩具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自2019年以来持续开展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行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今年,市场监管总局首次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公安部、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全国妇联等6部门联合开展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三年行动,将集中排查整治与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儿童玩具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质效,实现生产、流通、使用“全链条”治理。
一是明确“重点产品”。紧盯磁力珠、化学实验套装玩具以及“盲盒”玩具、解压玩具、“假水”玩具、儿童智能手表等新兴“网红”产品。
二是突出“重点问题”。围绕玩具产品小零件易脱落,增塑剂含量、特定元素迁移量不合格,无标签标识、未标注适用年龄和警示标识不规范等问题,靶向治理质量安全隐患。
三是聚焦“重点领域”。结合生产、流通环节特征,锁定生产企业集聚区,以及校园周边文具店、城乡接合部、集贸市场等流通场所,全面加强监管。
苗雨晨指出,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按照GB 6675《玩具安全》系列强制性国家标准要求,强化玩具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持续深入推进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三年行动,力争到2027年实现儿童和学生用品质量安全隐患有效治理、安全水平显著提升。一方面,督促生产企业严格按照玩具强制性国家标准组织生产,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另一方面,加大玩具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力度,强化线上流通领域抽查,并对以往抽查不合格企业进行重点跟踪抽查,依法依规严肃处置抽查发现的不合格产品及其生产销售企业,筑牢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