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中航基金“百亿元级”基金经理韩浩升任公司副总
今年以来风生水起的AI算力、固态电池等赛道型基金不仅催生出多名“百亿元级”基金经理,更让部分基金经理晋升高管行列。
11月19日,中航基金公告,公司总经理助理兼权益投资部、研究部总经理韩浩升任公司副总经理。
韩浩管理的4只基金分别覆盖AI算力、低空经济、固态电池、大飞机等领域。其中,中航机遇领航混合基金规模从去年底的6.81亿元增长至今年三季度末的132.31亿元,撑起中航权益基金“大个半江山”。
基金经理韩浩升任公司副总
近期,中航基金投研系高管更迭。11月19日,中航基金公告,公司总经理助理兼权益投资部、研究部总经理、基金经理韩浩升任公司副总经理,而在前不久,中航基金副总经理邓海清因个人原因离职,下一站或加盟中加基金。

邓海清是“卖方”出身,曾就职于国金证券、宏源证券研究所、中信证券研究部,之后加入九州证券担任首席经济学家。2020年12月,他加入中航基金,先后担任公司首席投资官和副总经理。
新晋副总的韩浩是一名“80后”,此前曾担任民族证券市场策略部分析师、财富中心总经理助理;金元证券担任首席投资顾问;中航证券担任投资主办。2016年9月,他加入中航基金,担任公司总经理助理、权益投资部总经理兼研究部总经理、权益投资部基金经理等职务。
韩浩可以说是中航基金旗下赛道型基金的代表选手,以他管理的中航新起航基金为例,该基金曾在2021年四季度—2022年二季度重仓配置医疗保健板块,2023年—2024年重仓光伏、储能板块,2025年一季度起,其前十大重仓股“大换血”,开始重仓固态电池板块。
他管理的中航机遇领航混合基金重仓AI算力股,今年三季度末规模达到132.31亿元,比去年年末增长超18倍,占中航基金旗下权益基金规模的近70%。
中航基金积极发展赛道型基金,除了上述4个领域之外,另有5只基金分别覆盖人形机器人、创新药、端侧芯片、智能驾驶、稀土与战略金属等领域。
赛道型基金大爆发
未来何去何从?
今年科技股行情大爆发,重仓AI算力等细分科技赛道的选手业绩一路领先,诞生了多个“百亿元级”基金经理。
基金三季报显示,截至三季度末,有109位主动权益基金经理的管理规模超过100亿元,较二季度末新增34位(包括新晋和重回),环比增幅达51.5%。
新晋百亿元级基金经理中,10位基金经理所管理规模增长超过100%。除了韩浩之外,永赢基金的任桀三季度末管理规模达到128.78亿元,环比增长超10倍;德邦基金陆阳三季度管理规模达到109.35亿元,增长8.13倍。截至11月19日,这两位基金经理分别掌舵的永赢科技智选、德邦鑫星价值基金均押注AI算力板块,近一年基金单位净值分别实现超200%、100%的增长。
近期,基金业协会出台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主题投资风格管理指引(征求意见稿)》中提到,基金管理人应当建立主题投资基金投资集中度的内部管理制度,投资集中度不得过高,避免高比例投向投资方向中的单一细分行业或领域。新规引发业内对细分赛道型基金发展的反思。
“过往短期内表现特别突出的基金,很多都是靠押注一至两个行业实现业绩爆发。但这样的基金可能与业绩比较基准偏离较大。偏离度多少属于合理范围,是目前业内比较关注的问题。”一位业内人士谈道。
“以重仓机器人板块的基金为例,部分基金依靠挑选机器人板块中弹性较大的小盘股实现业绩领先,但这样做会与按个股权重加权排序的机器人指数造成较大的偏离度。”另一位业内人士举例。
“目前,行业内少部分基金经理除了选单一行业之外,并没有特别强的全市场选股的能力,这些基金经理未来如何发展,也是基金公司及基金经理需要思考的问题。”上述业内人士称。
还有业内人士表示,极致的投资风格是目前部分中小基金公司选择突围的路径,一旦这样的发展路径被规范,这些公司就需要思考差异化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