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用户导向,关注潜在需求,在调研分析基础上,持续发力提升人像摄影功能;坚持技术驱动,加大研发投入,截至今年10月,累计申请5G、6G技术发明专利8000多件;坚持创造价值,承担社会责任,借助人工智能技术为残障人士开发专用功能……作为手机品牌厂商,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vivo)致力科技创新,不断向产业高端迈进。
坚持用户导向
步入位于广东省东莞市的vivo全球总部二楼展示区,一行大字映入眼帘:以用户导向创造伟大产品。“用户是我们努力的‘目的地’。”vivo创始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沈炜说。
影像性能是国内外手机厂商竞争的热点。“我们在2014年推出主打拍照的XShot后,逐步加强影像能力建设。4年后,又面临一个选择:是向当下热门功能发力,还是细化用户需求、另辟蹊径?”vivo影像产品规划与认知中心高级总监李卓回忆。
“经过用户调研和数据分析,我们发现用户十分看重人像摄影功能。”李卓介绍,用户拍的人像大都是亲人、朋友,这些照片情感价值丰富,潜在需求较大。为此,vivo在人像方向不断提升技术储备和认知积累。2019年12月,推出主打人像功能的X30系列产品;2020年12月,推出X60系列产品。
为探索更好满足用户需求的技术方案,vivo在长焦技术上发力。2022年起,先后推出具备长焦功能的X90 Pro+、X100 Ultra等机型。今年10月亮相的X300 Pro,配备了潜望式超级长焦。“不比参数比体验,我们关心的是用户的真实感受。”李卓说。
坚持技术驱动
怎样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必须持之以恒开展技术攻关。”李卓以“2亿像素传感器”为例介绍,“从方案构思到实现量产,我们与合作伙伴花了近4年时间研发打磨。”
“科技创新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只有持续不断地投入研发,才能具备发展活力。”vivo执行副总裁、首席运营官胡柏山介绍。
2015年起,vivo决定把科技创新作为公司未来发展的重点,吸引人才、加大投入。2019年起,锚定设计、影像、系统、性能四大技术赛道,持续攻关。
2016年成立通信研究院,2018年成立AI(人工智能)全球研究院,2025年成立机器人实验室……在科技创新上,vivo持续发力:研发投入年均增长20%,研发人员比例超过75%,累计申请全球专利超过5万件。
“在研发策略上,我们采用‘产品技术研发’和‘前沿技术探索’并进协同的模式。”vivo通信研究院副院长张晨璐说,既侧重当下产品技术提升,又探索未来发展方向。
经过多年的合作创新,vivo在X300系列手机上取得阶段性突破:通过自研通信芯片组和算法,地铁场景中断率显著下降,短视频卡顿率降低59%;在演唱会等场景,50兆字节视频传输时间缩短80%。
在前沿技术探索上,vivo不断蓄力。以通信技术为例,公司于2016年加入全球移动通信标准制定组织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全面参与5G国际标准的制定;2019年启动6G研究,开展前沿布局。“截至今年10月,我们向3GPP提交技术提案1.8万多篇。”张晨璐说。
“在科技创新上,该花的钱不能省。在设计、影像、系统、性能四大技术赛道上,我们每年的研发费用超过百亿元。”胡柏山说,“如果这笔钱不投入研发,虽然会增加短期利润,但企业未来的竞争力将无从谈起。”
坚持创造价值
在位于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的一间会议室里,vivo AI产品策略中心高级总监常卓,正和同事们探讨如何用AI技术进一步提升手机的“听说”功能。
“vivo听说”是常卓团队为听障用户专门开发的一项功能。这一功能可以把听障用户输出的文字转化成语音、把对方的语音快速转化为文字,让交流更顺畅。
针对视障人群,常卓团队开发了“vivo看见”功能。这项功能可在日常生活中帮助视障用户辨别信息。以入住宾馆为例,这项功能不仅能帮助视障用户找到自己的房间,还能帮其辨认出外形一样的洗发水和沐浴露。
据介绍,vivo手机服务的残障用户超过400万人。“开发专用功能确实难度更大、投入的时间更多。”常卓坦言,“但我们有责任去回应用户的需求。这和利润无关,是我们作为科技企业应有的担当。必须设身处地、站在他们的角度想问题,锲而不舍地测试、改进,不断提升技术精度。”
据了解,vivo已申请成为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公益合伙人,计划向获奖的视听障运动员提供配备最新无障碍功能的手机。
“商业价值是企业存续的基础,但不是最终目的。”胡柏山说,持续为用户和社会创造价值,企业才能健康长久地发展。
“本分是我们企业文化的重心。”沈炜说,所谓本分,就是保持平常心,回归事物本质,排除压力等干扰,做好正确的事,“今后我们依然要保持平常心,持续为用户创造价值,在助力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踏实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