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下半年,国内知名酒类流通企业壹玖壹玖酒类平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1919)与其部分加盟商之间的资金纠纷,引起了行业的广泛关注。自6月以来,陆续有加盟商反映,1919开始出现大规模拖欠线上业务销售款项的情况。这些通过1919官方APP或第三方外卖平台产生、本应归属于门店的销售收入,在结算后并未如期划拨至加盟商账户。
据一份《关于1919酒类直供严重拖欠全国门店线上清分款项的投诉函》所述,今年以来的回款到账时间频繁延迟,回款周期被大幅拉长,且1919仅以“系统升级”、“财务审核”等模糊措辞回复,并未回复明确的支付时间。加盟商店主表示,被截留的款项是事关门店运维的重要现金流,长时间的拖欠导致部分门店资金周转极度困难,甚至面临断裂风险。
面对持续发酵的舆论,1919于11月5日发布了《关于1919不实传闻的澄清与声明》。在这份声明中,公司将问题的焦点转向了加盟商。声明中透露,近年来公司总部出台各种对加盟店的扶持措施,累计应收未收加盟费约3300多万元、赊销货款约1.2亿元、合同采购款约5.66亿元,合计超过7.2亿元。公司还强调,在追缴各种应收款的过程中,个别加盟店为逃避合同义务,散播基于片面信息的讨论或不实传闻。
然而,这一官方声明并未完全消除外界的疑虑。有加盟商对所谓“扶持”提出了不同看法,质疑1919提供的专供产品的市场认可度与动销情况。据悉,1919已向被部分拖欠货款的店主提出了以货抵款的方案,但这种解决方法并无法平息争议。尽管已陆续有被拖欠货款的店主接受以战略品抵款,但有加盟商向界面新闻表示,自己的仓库里本就有存货压力,比起货品更需要现金。
界面新闻注意到,直至11月17日,黑猫投诉平台上仍有供应商发布关于1919拖欠货款的投诉信息,显示相关资金纠纷仍在延续。

不只是眼前的债务纠纷,1919的经营困境其实已延续多年。回顾其发展历程,这家曾被誉为酒类零售连锁行业领军品牌的企业,在2014年登陆新三板后经历了高速扩张,但盈利状况始终不佳。公开信息显示,公司上市仅2年后便开始出现亏损,尽管在2018年,来自阿里巴巴的20亿元大额投资为公司注入了不少现金流,但并未能扭转颓势。直到2023年6月正式终止挂牌,1919几乎始终未能走出亏损的阴霾。
退市之后,1919创始人、董事长杨陵江开始推动公司的第四次变革:全面入局“餐酒融合”,从传统B2C/O2O转向F2B2C,盈利模式从“名酒价差”转向“战略品牌”,销售模式升级为“即时零售+场景体验”。
今年7月,1919宣布启动“餐酒融合”新战略,打造1919酒饮生活馆,通过与周边餐饮商户深度合作等方式,实现“餐”与“酒”消费场景的强绑定。共有三类升级店型,包括酒饮生活馆(“直供+咖啡+酒馆+铁板烧”)、酒类直供店(“直供+咖啡”)以及店中店(“快喝+吃喝”)
杨陵江表示,这一经营业态并非短时间决策,而是思考了五六年才落地实行。新战略正式启动时,1919已完成成都、上海首批50余家自营酒饮生活馆的调改试点,下半年起陆续进驻全国核心城市。
然而,这场转型在带来新希望的同时,也伴随着剧烈的渠道阵痛。为支撑新模式落地,1919启动了门店的矩阵化改造,并推出“严选加盟”机制,希望通过更严格的管理提升加盟商整体质量。杨陵江表示,到今年底前,1919或将砍掉直供门店1500家左右。这意味着相较于转型开始时,计划半年时间内将直供门店数量砍半。如此大规模的渠道收缩,无疑会引发内部震荡和短期业绩压力。
根据其11月5日的声明,从今年7月份开始,公司已协商解约不遵守合同的加盟商,追缴各种应收未收账款,约有70%加盟店已达成协议,同时关闭了200多家加盟店,预计年内将全面完成梳理。这场投入不菲的战略升级,究竟能为1919带来结构性重生,还是会在阵痛后陷入更大的不确定性,目前仍是一个巨大的未知数。
除了内部经营的挑战,1919还面临着外部合作环境的变化。在2025年双十一期间,五粮液公布了一份非授权店铺名单,1919赫然在列。被主流酒企点名,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消费者对其所售名酒保真度的信任。不过,在茅台同期公布的官方合作渠道列表中,“1919吃喝”依然在榜。这展现出目前1919与头部酒企的关系正处于一个较为微妙而复杂的阶段,合作与博弈并存,需要投入更加精细化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