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11月20日电 从永泰县的文旅景区,到闽侯县的金鱼养殖场,从罗源县的绣球菌基地,到连江县的海带养殖企业,在福建省福州市,电力企业在“电等发展”理念指引下,正通过精准供电、网格服务、设施升级等举措,解决特色产业用电“急难愁盼”,构建起“电力赋能—产业升级—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激活县域经济活力,赋能乡村振兴。
素有“福州后花园”之称的永泰县,拥有青云山、云顶等4A级景区及152座保存完好的特色庄寨,加之温泉资源丰富,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
近年来,随着自驾游持续升温,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日益增长。国网福州供电公司与当地政府协同配合,于2024年11月实现福州充电桩“乡乡全覆盖”,在永泰地区建成“一机五枪”160千瓦直流充电桩等各类充电设施70根桩,形成“县域30分钟充电圈”。
为推动地方文旅产业提质,国网福州供电公司不断提升供电可靠性,与景区民宿、商铺等建立常态化联络机制,为文旅业用户提供用电设施检查、用电故障排除、业扩报装等“一条龙”服务。在电力保障下,2025年1—9月,永泰县接待游客1160.39万人次,带动文旅消费121.8亿元。
福州闽侯有“中国金鱼之乡”的称号,金鱼养殖历史悠久。近年来,当地推广“三段法”精养模式和智能养殖设备,伴随着高密度养殖、22-25℃恒温控制、实时水质过滤等技术升级,电力成为产业发展的“命脉”。
针对金鱼养殖“高可靠、全天候、精细化”的用电需求,国网福州供电公司推出“党员+台区经理”网格化服务模式,对闽侯县养殖场开展“一户一档”摸排,建立产业规模、用电负荷、设备清单等数据库,制定定点跟踪、延伸服务计划。为匹配产业规模化发展,国网福州供电公司还将金鱼养殖区用电纳入乡村电气化建设重点,加大电网改造力度。目前,闽侯全县域供电可靠率提升至99.9867%。
稳定的电力保障不仅支撑了金鱼养殖规模的扩大,更催生出“养殖+电商”的创新发展模式。以关中村为中心,当地发展了近百家金鱼电商户,十几户村民通过直播带货,收入有了显著增长。
在罗源县绣球菌示范推广基地,菇房内恒温恒湿、“仙气缭绕”,雾化系统、循环系统持续运转,灯光模拟自然光照,一朵朵雪白晶莹的绣球菌悄然绽放。为满足菌菇种植智能化升级需要,国网福州供电公司在基地智能化建设初期,快速响应业扩申请,高效完成专用变压器报装;在近日的走访中,还为用户量身打造节能解决方案,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作为全国重要的海带养殖基地,连江县2024年海带种植面积达11.3万亩,海带干品产量36.03万吨,已形成从育苗到加工的完整产业链。这背后,离不开电力对“耕海牧渔”的赋能。
位于官坞村的官坞海产开发有限公司年育苗量30万片,产量约占全省的70%。近日,国网福州供电公司组建由营销、运检、调控等专业人员组成的柔性服务团队深入企业调研,针对海带育苗用电季节性特征突出、负荷集中等具体情况,为企业量身定制“一企一策”,一方面指导其根据生产峰谷时段动态调整专用变压器档位,优化用电负荷分配;另一方面提出动态无功补偿治理方案,实时调节电网无功功率,降低电压波动风险。
电力赋能让“海上粮仓”愈发充盈。依托稳定电力供应,官坞村培育出以水产育苗、养殖、加工为主导的特色产业,昔日的贫困渔村蜕变为如今的乡村振兴“明星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