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上海11月20日电(记者王淑娟)人工智能已成为上海徐汇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张闪亮名片。第十九届金洽会“园区行”徐汇漕开发“人工智能+”园区专场活动19日举行,共同探讨“人工智能+”与科技金融深度融合的发展路径。
徐汇区是上海科技创新的重要承载区。上海市徐汇区商务委主任杨晓洁表示,徐汇区深耕“人工智能+”与科技金融深度融合的发展路径,构建起多层次、广覆盖、高效率的金融服务体系。2025年以来,上海徐汇区新增4家科技支行,专门给科技型企业做各类的金融服务。
“十四五”以来,徐汇区人工智能创新创业生态蓬勃发展。目前已集聚1500余家人工智能企业、755家大模型企业和62个备案大模型,占上海市61%,总产出达千亿规模。
人工智能产业具有发展周期长、轻资产运营等特点,迫切需要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支持。漕河泾开发区作为徐汇科创产业的核心承载地,更是金融服务实体的“前沿阵地”。杨晓洁介绍,“10月,我们正式启用漕河泾开发区融资服务中心,将融资服务全面接入徐汇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中心、服务专窗,为园区企业带来更精准的金融支持。”
本次“园区行”徐汇漕开发“人工智能+”园区融资对接活动由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主承办。工商银行上海漕河泾科技支行行长唐祖庆表示,工商银行漕河泾科技支行作为科技金融领军银行,始终将服务科技企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人工智能作为科技金融的重要服务方向,为其从实验室走向市场提供坚实的金融后盾。
据介绍,为更好地服务于徐汇区漕河泾开发区内的企业,工行围绕着产品机制不断创新,不断地深化专业的服务能力,落实了上海首单无纸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上海首笔工银科创积分贷、上海市首单科技创新再贷款,并通过创新信贷的评审机制,力求更快、更精准地匹配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金融需求。
在互动环节,上海九云数智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不切实际(上海)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胜算速惠云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御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四家企业代表进行了项目路演,介绍了企业情况和现阶段融资需求。普惠金融顾问代表就企业问题逐一解答,同时也提示:在企业产品正式上市前需完成业务闭环,要明确产品定位,为市场推广筑牢基础;在应对回款账期长的问题时,可通过应收账款质押的方式申请银行信贷资金,缓解资金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