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吴佳楠深圳报道
11月20日,由21世纪经济报道、深圳金博会运营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25湾区财富大会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举办,大会同期举行圆桌对话“新共识:重估时刻的多元配置新视野”。
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CIO)亚洲资产配置主管胡俊礼认为,资产配置的核心并不是最大化实现短期回报,而是用最稳的方法为客户达到长期回报的目标,所以做“投资分散”是最重要的部分。
“比如,一个全球投资的客户期望6%—7%的长期年化回报,那可以考虑配置50%股票、50%债券;如果客户需求是8%—9%的回报率,那100%都会投到全球的股票。若客户不介意投到一些另类资产,不介意用短期流动性去换取更高的长期回报,那可以投资20%—40%到另类资产,包括私募股权、私募债券、房地产等。”胡俊礼表示。
胡俊礼认为,中国在境外的股票、中国在境内的高息股、新加坡股票、印度股票,都是亚洲存在的机遇。
“中国境外的股票以科技为主,我们对中国在人工智能的科技发展非常看好,今年至今中国境外的股票已涨大概30%,在未来的12个月有双位数的上涨空间,而中国在境内的高息股较稳定,需求依然存在。”
此外,在债券部分,胡俊礼认为,亚洲本地债券大多数是亚洲国家发行的本地债券,可以给到的收益率会达到3%—4%,预计亚洲的货币每年上涨2%—3%,从总回报角度看,亚洲本币债券仍然具备吸引力。
“总体来说,我们现在看好亚洲股票、亚洲债券及中国股票,亚洲平衡策略在未来长期来说,有望达到7%以上的年化回报。”胡俊礼表示。
面向低利率的挑战性,胡俊礼表示,投资者和机构都要做好资产配置。
投资者方面,胡俊礼建议把财富分成流动的部分和增长的部分。流动的部分要计算未来几年需要的现金,并分配在较安全的领域比如定存、货币基金、债券等。增长的部分可以放在风险较高但长期能带来高回报的标的,比如股票、私募等,以此缓解低利率的难题。
机构方面,胡俊礼认为,一是要看长期的回报目标,做好投资分散,如股票债券投资分散等,以此有利于面对股票市场下跌时,整个组合的回撤保护就会更好,长期也可以拉高回报。二是搭配人工智能、先进制造等科技主题,长期来看,可以拉高超额回报,也可以解决低回报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