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仲茜)11月20日,记者从江苏金融监管局了解到,为积极应对今年入秋以来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连续阴雨等不利因素,江苏金融监管局聚焦服务升级,全省金融系统将服务窗口移至田间地头,筑牢秋收“金融防护网”,保障秋收秋种工作顺利进行。
数据显示,截至10月末,江苏省银行机构粮食重点领域贷款余额4812亿元,农业保险为江苏全省441万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1966亿元。
今年以来,江苏金融监管局联合省农业农村厅、省委金融办部署开展赋能乡村全面振兴“金融顾问+金融明白人”行动,在江苏全省行政村分批次配备“1名银行顾问+1名保险顾问”联系服务,带动金融资源更大力度、更加精准配置到农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有力、有效支持农业生产。
在此基础上,江苏各银行机构提前部署谋划,主动走访粮食经纪人、重点粮食企业、种粮大户等各类主体,精准掌握秋粮生产形势、市场行情及资金需求,制定针对性服务方案。“8月底,我们就完成了拟支持收购企业的客户分类、额度核定和授信审批相关流程,确保收购资金审批流程到位、额度充足,首批180亿元秋粮收购专项资金已备好。”农发行江苏省分行相关工作人员说。
为确保金融服务直达“神经末梢”,多家银行组建“服务队”,上线移动金融服务车,在粮库、收购点等区域设立临时服务点,提供现场开卡、转账、小额取现等服务,同时开通信贷审批“绿色通道”,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高效满足农业生产资金需求。
江苏农商联合银行指导各农商行为秋粮收购企业推出“随申随放、额度循环”的灵活授信机制,审批时效压缩30%以上;江苏银行通过创新“苏银粮票”业务,精准服务粮食企业票据结算需求,构建“交易即支付”闭环,有效解决了粮食交易中的资金流转问题;南京银行创新开展与国有粮食储备库合作的“粮食仓单质押”业务,为粮食主体提供单户最高2000万元、单笔金额最高达仓单价值90%的授信,累计投放已近1亿元。
今年入秋以来,江苏多地遭遇持续阴雨天气,光照不足、田间积水、湿粮霉变、作物倒伏等问题直接影响秋粮和全年粮食丰收。江苏金融监管局督促农险经办机构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开通秋收理赔绿色通道,全力保障粮食安全及农户利益。人保财险江苏分公司打破传统农险的“收获后理赔”模式,提前全面启动查勘定损和理赔工作,对损失已经确定的秋粮进行快赔快处;对损失还不能完全确定的秋粮进行合理预赔,助力秋粮抢收。一些保险机构还运用无人机、遥感监测、AI识别等技术,进一步提升定损理赔的精准性与时效性,目前农险平均理赔时效已缩短至20天。截至10月末,江苏全省秋粮承保面积4925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