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的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以下简称AMC)接盘了省内三家农商行出让的不良资产,合计转让价款超52亿元。
2024年以来,监管政策着力引导AMC参与中小金融机构等重点领域的风险化解工作,地方AMC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且业务空间较大。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2024年我国银行业全年处置不良资产超3万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35224.78亿元,较年初增加2432.85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52%,较年初上涨0.02个百分点。
河南地方AMC今年出手频繁
近日,中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原资产)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11月13日与洛阳农商银行、浚县农商银行、鹤壁农商银行签署《不良资产转让协议》,三家银行分别向中原资产转让不良资产,转让价款分别为22.10亿元、15.6亿元、15.03亿元,合同已生效。
中原资产表示,本次业务有利于优化河南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对公司经营发展、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产生积极影响。
今年8月7日,中原资产与平顶山鹰城农商银行签署《不良资产转让协议》,后者向中原资产转让不良资产,转让价款为19.47亿元。今年6月29日,中原资产还与中原信托达成协议,受让后者转让价款17.2亿元的债权。去年9月4日,中原资产与郑州银行达成协议,后者向中原资产出售信贷资产及其他资产,转让价款为100亿元,将以50亿元的现金及合计价值为50亿元的信托受益权方式支付。

中原资产是河南省具有金融不良资产批量收购业务资质的省级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注册资本130亿元,隶属于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司聚焦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中原资产披露,截至2024年底,经初步核算,公司资产规模708.7亿元,全年完成投资182亿元。
河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南资产)是河南省另一地方AMC。今年以来,河南资产也参与了省内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化解。例如,河南资产通过公开竞价形式参与省内太康农商银行、新野农商银行的不良资产转让,并于今年7月16日签订不良资产收购协议。公司向两家银行支付的资产包收购价款分别为16.66亿元、14.56亿元。

一般而言,不良资产管理业务通常按一定折扣收购不良资产,而商业银行转让的不良资产以不良贷款为主。根据银登中心披露的《2024年四季度不良贷款转让业务统计》,去年批量个人业务的平均折扣率一般低于10%,单户对公业务平均折扣率普遍低于45%,批量对公业务平均折扣率普遍低于25%。
去年银行业处置不良资产超3万亿元
近年来监管着力引导AMC积极参与各类风险化解工作,地方AMC在区域经济金融体系中的地位愈发重要。
华西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姜丹等人认为,商业银行需要对不良资产计提准备金从而形成资本占用、产生流动性成本。银行若自行处置抵债资产,按照《银行抵债资产管理办法》的规定,不动产、股权类资产处置周期不超过2年、动产不超过1年,自行处置面临较大时间限制,因此需要借助AMC这种处置不良资产的专门机构。
不良资产管理行业的上游,主要是银行、非银金融机构和非金融企业,目前银行业是我国不良资产的主要供给方。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在3月时曾介绍,2024年全年金融机构共处置不良资产3.8万亿元,创历年之最,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1月发布的2024年工作综述称,总局督促银行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全年处置超3万亿元。
记者也注意到,自2020年以来,银行业金融机构已连续多年处置不良资产规模在3万亿元左右,整体不良率维持平稳。
AMC行业是典型的资金密集型行业,收购不良资产需要耗费大量资金,且后续清收、处置工作的回款周期一般较长。因此,自有资本实力、融资能力、股东实力与支持力度等方面是影响资产管理公司持续经营发展的重要因素。
中诚信国际分析认为,目前债券市场已经成为地方AMC重要的融资渠道之一,2024年利率下行带动地方AMC净融资额明显上升。资金面好转背景下,新增债券发行利率和利差明显收窄,2024年以来,各家地方AMC持续用低成本资金置换高成本借款,行业融资成本整体呈下降趋势。此外,国有股东的持续增资,也提升了地方AMC参与当地金融风险化解的效率和深度。但与此同时,随着总债务有所增长,盈利能力趋于弱化,尾部地方AMC仍面临较大经营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