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第十九届金洽会“园区行”徐汇漕开发“人工智能+”园区专场活动圆满落幕。本场活动以“金融服务助力‘人工智能 +’”为主题,聚焦产业发展与金融赋能的深度融合,既是徐汇响应上海“五个中心”建设的具体实践,也是深化科创金融联动的重要举措。

徐汇区商务委主任杨晓洁在活动中介绍,徐汇以科创为核心名片,始终锚定“科技创新引领区、产城融合示范区”定位,凭借集聚的科创资源与活跃的金融生态,近年深耕“人工智能+”与科创金融深度融合路径。其中,漕河泾开发区作为徐汇科创产业的核心承载地,更是金融服务实体的“前沿阵地”。
“上个月,我们在原有区级、模型速空间融资服务中心基础上,正式启用漕开发融资服务中心。”杨晓洁表示,该中心全面接入徐汇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中心及服务专窗,为园区企业提供更精准的金融支持。截至目前,漕河泾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平台已为33家次企业提供担保类授信 2.89亿元,对接类贷款服务覆盖332家次企业、总额19.9亿元,总授信达22.79亿元,为科创企业发展注入强劲金融动能。
记者了解到,本次“园区行”专场融资对接活动,正是徐汇深化“人工智能+”与科创金融融合的进一步实践。作为2022年9月启动的公益性制度,上海普惠金融顾问制度集合全市主要金融机构资源,为企业提供金融问诊、融资规划、上市辅导等专业咨询服务,是连接金融资源与实体企业的关键纽带。
在本场“园区行”活动的互动环节,企业与金融机构的精准对接成为核心亮点。上海九云数智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不切实际(上海)科技有限公司等四家“人工智能 +”领域企业代表依次登台路演,结合自身核心技术、业务布局与市场前景,详细阐述了企业现阶段的发展规划,同时直面融资需求痛点。
现场,多位普惠金融顾问代表围绕企业路演中提出的疑问与诉求,展开一对一专业答疑解惑,结合“人工智能+”产业特性与企业发展阶段,给出针对性指导建议。同时,普惠金融顾问代表提醒道,一方面,在企业产品正式上市前需完成业务闭环,要明确产品定位,为市场推广筑牢基础。另一方面,应对回款账期长问题,企业可通过应收账款质押的方式申请银行信贷资金,缓解压力。
据悉,本届“金洽会”已于9月29日开幕,将于今年年底前开展十余场“园区行”专场活动;线上“金洽会”线上展期至2026年9月,汇聚参展的各类金融机构和各区相关委办局等,集中展示金融产品、服务政策与园区发展动态。本届“金洽会”将持续开展金融机构与实体企业线上线下对接撮合,增强服务质效,践行上海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