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25年四季度以来,具身智能企业资本动作频频。10月下旬,乐聚机器人完成近15亿元的Pre-IPO轮融资,随后启动IPO辅导;前不久,智元机器人完成股改。此外,备受瞩目的宇树科技也于近日完成IPO辅导验收,上市进程再进一步。
行业标杆企业纷纷加速资本化进程,反映出具身智能行业已经进入资本化竞争阶段。与此同时,资本也在积极加码具身智能,通过投资整合技术链,争夺具身智能在物流、制造等场景的入口价值。
市场人士认为,2026年有望成为具身智能产业硬件走向成熟并开启大规模量产的元年,行业的竞争格局或许将在未来一年迎来关键变化。
01
智元机器人上市路径清晰
近日,智元机器人的关联公司智元创新(上海)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企业名称变更为智元创新(上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同时,企业类型由有限责任公司(外商投资、非独资)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港澳台投资、未上市)。市场普遍将这一举动解读为智元机器人启动IPO进程的信号,但公司对此未予置评。
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成立还不满三年的智元机器人颇受资本青睐,至今已获得十多轮融资,估值已经达到150亿元,其投资方涵盖腾讯、比亚迪、京东等国内产业巨头,高瓴资本、鼎晖投资等财务投资机构,以及LG电子、正大集团等国际产业巨头与投资巨头。智元机器人董事长兼CEO邓泰华此前曾表示,年底预计完成C轮融资,希望引入更多国际产业方投资。
与此同时,智元机器人也在积极对外投资。今年7月,科创板企业上纬新材发布公告称,智元机器人拟通过“协议转让+要约收购”方式,以21亿元对价获得公司控制权。这在当时被业界解读为智元机器人有意“借壳上市”,上纬新材的股价也开始飙升,从不到8元最高涨到132元,目前股价在115元附近。11月初,该笔交易已经交割完成。
除了“借壳”传闻外,今年10月,还有消息称,智元机器人正筹备明年港股IPO,目标估值400亿元港元至500亿港元。对于这些消息,智元机器人都予以否认。
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上交所10月底公布的第三届科技创新咨询委员会委员名单中,智元机器人联合创始人兼CTO彭志辉位列其中。如今公司又完成了股改,市场猜测其未来选择在科创板独立上市的可能性较大。
02
乐聚和宇树计划登陆科创板
乐聚机器人和宇树科技的目标更为明确,两者都有计划在科创板上市。
中国证监会官网信息显示,10月30日,乐聚机器人已办理上市辅导备案,由东方证券担任辅导机构,预计将于2026年3月至6月完成辅导。在此之前,乐聚机器人刚刚完成近15亿元的Pre-IPO轮融资,投资方包括深投控资本、深圳龙华资本、合肥产投等地方国资平台,东方精工、拓普集团等产业链龙头,中证投资、道禾长期投资等金融和创投机构。
作为具身智能行业的明星企业,宇树科技一直备受资本青睐,成立至今累计完成了超过11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美团、阿里巴巴、腾讯、中国移动、吉利、红杉等。在IPO进展上,宇树科技也更快,今年7月中旬就启动了上市辅导,辅导机构为中信证券。中国证监会官网信息显示,宇树科技于11月10日正式完成上市辅导,目前已进入辅导验收阶段。公司此前曾表示,将会在四季度提交招股书。业界普遍认为,宇树科技有望成为A股具身智能第一股。
金融投资报记者发现,具身智能投融资正呈现出明显的虹吸效应,即头部企业持续吸引大量资本涌入。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和乐聚机器人这三家头部企业各有所长。
宇树科技以硬件的高性价比著称,智元机器人则更关注行业生态建设,意图通过标准定义行业,在未来掌握更多话语权。乐聚机器人作为行业“老大哥”,其核心优势主要在于构建了“硬件自主化+软件开源化+场景定制化”的技术闭环。
业内人士预计,明年A股将迎来不止一家具身智能企业。在此背景下,头部企业是否做好了迎接市场与商业化检验的准备?谁将摘得A股“具身智能第一股”,率先实现战略卡位?大家不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