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岳先进在2024年德国慕尼黑电子展上展示全球首枚12英寸碳化硅衬底,引发行业关注;普源精电MHO900系列超便携示波器于今年亮相,跻身全球高端测量仪器序列……一个个“破茧成蝶”的故事正在中国科创企业中发生。
科技企业的成长、进化之路,亦是与资本市场价值共创的旅程。在服务企业成长的过程中,国泰海通逐步摸索出覆盖科技创新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模式,扮演着多维度、全链条的“同行者”角色,为科技型企业跨越“破茧”期的挑战、实现“长青”式的发展提供支撑、注入动力。
近年来,资本市场发生深刻结构性变化,有力地推动科技、资本、产业实现良性循环。证券行业服务科技创新的逻辑也从“单点支持”转向“生态共建”,做企业创新路上的“长期合伙人”。
一批像天岳先进、普源精电这样的企业,正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实现从“并跑”到“领跑”的跨越,在全球科技竞争中标注中国创新的新坐标。
破局:秉持专业主义助推企业实现“关键一跃”
“一路走来,我们迈过了很多坎。”忆及创业之路,天岳先进董事长宗艳民说,碳化硅属于高投入的前沿行业,公司在上市前曾因缺少资金面临发展上的困难。
2018年前后,正值天岳先进为6英寸碳化硅衬底量产做最后冲刺的阶段,此前公司已连续3年累计投入超5亿元,对资金的需求尤为迫切。
此时,国泰海通向天岳先进抛出“橄榄枝”。“2019年,海通证券旗下的基金公司作为B轮投资者,带着资金和资源‘上前线’,深度参与了天岳先进的早期融资,支持企业搞研发、扩产能。”国泰海通TMT行业二部副行政负责人邬岳阳告诉上海证券报记者。
2022年,国泰海通将天岳先进的特点与刚刚形成的“4+5”科创属性评价指标相结合后,为企业制定了上市方案。但如何打破天岳先进所处的碳化硅行业与投资者认知之间的高壁垒?
为此,国泰海通投行四部行政负责人蒋勇与同事们详细论证了碳化硅行业的发展前景,厘清了半导体材料一代、二代、三代间的差异和优劣势,帮助投资者理解该行业的投资价值。最终,天岳先进在不到100天时间里完成了IPO从申报到过会的全部流程,正式登陆科创板。
今年上半年,天岳先进实现营收7.94亿元、归母净利润1088.02万元,公司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4.94%。截至6月底,公司在济南、上海两大工厂的导电型碳化硅衬底产能突破40万片。
今年8月,天岳先进的资本化道路再次延展,公司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国泰海通子公司海通国际为项目整体协调人、联席全球协调人、联席账簿管理人及联席牵头经办人。宗艳民表示,公司顺利实现港股上市,离不开国泰海通的有力支持。
数字示波器好比电子工程师的眼睛,能把肉眼看不见的电信号变换成看得见的图像,帮助工程师完成各类测试。根据行业报告,我国示波器市场规模在2018年到2024年的复合增长率为8.16%。
其间,一批该领域科创企业崛起,不断填补国内技术空白,普源精电就是其中一员。这家来自苏州的企业,如今已成为全球高端测量仪器企业中的佼佼者。
去年6月,中国证监会推出“科创板八条”,优化并购重组机制,鼓励科创企业通过产业整合实现技术协同。新政落地一个月后,普源精电发行股份购买北京耐数电子有限公司(下称“耐数电子”)67.74%股权获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成为“科创板八条”实施后的首单并购案例。
从2022年完成首发上市、融资超过18亿元,到后续相继完成三次定增、累计融资22亿元,国泰海通深知普源精电发展背后的需求。
国泰海通普源精电项目负责人王胜介绍,国泰海通围绕普源精电的特点,设计“现金+股权”两步走的方案,契合政策“支持科创企业高效整合资源”的要求,同时通过股权绑定公司核心人才,呼应“强化人才激励,稳定创新动能”的监管导向。
在普源精电总经理王宁眼中,这次并购帮助公司完成了从“以产品为中心”到“以客户和解决方案为中心”的重要转型。
据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报告,耐数电子2024年度净利润为4632.4万元。在耐数电子助力下,今年上半年,普源精电净利润同比增长112.1%。
坚守:做企业创新路上的“长期合伙人”
天岳先进用3年时间实现A+H两地上市、普源精电通过并购重组完成“华丽转型”……在业内人士眼中,两家企业的快速成长既是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鲜活实践,也是证券公司做科创企业“长期合伙人”的典型案例。
一方面,科创企业发展需要长期资金支持来守护技术护城河。
宗艳民表示,多年来公司研发投入占收入的比重一直超过10%。“2024年,我们研发投入1.42亿元,成功推出了业内首款12英寸碳化硅衬底,这离不开资本市场的长期支持。”他说。
他特别提到,从2019年国泰海通旗下基金B轮投资,到科创板及港股上市,国泰海通的全周期服务为企业提供了持续动能。“本次港股募资将重点投入大尺寸研发,确保技术代际领先。国泰海通为我们设计的A+H路径,不仅拓宽了融资渠道,更引入了全球战略投资者。”宗艳民说。
另一方面,科创企业进入快速发展期,还须在合规、公司治理、品牌建设等方面不断提升。
王宁表示,普源精电上市以后,愈发重视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连续3年发布ESG报告。公司通过不断研发推新,始终保持稳健的业绩增长。此外,作为公众公司,普源精电通过资本市场不断向外界传递公司理念,强化与投资人间的互动交流,吸引了更多资本的目光。
从默默无闻到展翅高飞,科技企业的成长是一场“破茧成蝶”的进化。证券公司作为这段成长历程的参与者,其使命在于更早地发现价值,更高效地配置资源,更长久地护航发展。
在天岳先进科创板IPO过程中,面对公司尚未盈利的状况,国泰海通组建了由法律、财务和半导体专业背景人员构成的十余人团队,将问题模块化分解并逐一攻克。
作为普源精电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国泰海通从公司IPO、再融资,到并购,再到支持企业做好合规管理,始终与普源精电的战略需求同频共振,陪同企业在苏州、北京、上海、西安等地建研发中心,在马来西亚搭建生产基地,真正做到“企业成长的每一步,金融服务都不缺位”。
国泰海通业务总监、投资银行业务委员会总裁郁伟君表示,证券行业服务科技创新不应仅停留在IPO上市阶段,更应延伸至上市后的持续服务,通过再融资、并购重组、股权激励、市值管理等全方位综合金融服务,帮助企业提升稳健、长期发展的能力,实现可持续的价值增长。
截至目前,国泰海通累计服务107家企业登陆科创板,承销规模超2100亿元,市场占有率达20%,均位列行业第一。
2024年4月发布的新“国九条”明确,“加强证券基金机构监管,推动行业回归本源、做优做强”。
数据显示,2024年,证券行业服务76家企业通过IPO登陆科创板、创业板和北交所,实现融资424.2亿元;证券公司作为独立财务顾问服务39家上市公司完成重大资产重组,交易金额超800亿元。
同时,证券公司以股权投资方式加大对计算机、半导体、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管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存续产品规模6351.4亿元,同比增长2.4%。
“为更好服务科创企业,我们的行业认知要更加专业,服务产品要更加定制,资源整合要更加生态化。”郁伟君表示,资本市场要更好发挥功能,为优秀科创企业提供“绿色通道”,打造适宜科技创新生长的市场环境。
激活:构建适宜万物生长的“创新雨林”
科技创新是一场马拉松,需要战略定力、持续的资金投入,也需要良好的创新生态给予支持。
近年来,资本市场完善基础制度、创新政策工具、优化市场生态,构建适宜企业成长的“创新雨林”,不断完善适配科技创新的市场环境,资本市场含“科”量大幅提升。
当前,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四分之一,九成以上的新上市企业都是科技企业或者科技含量较高的企业。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认为,资本市场正从“融资主导”转向“投融资均衡”,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构建与高质量发展相匹配、与科技创新相适配、与居民财富管理需求相衔接的现代资本市场体系。
12英寸碳化硅衬底亮相以来,天岳先进陆续推出半绝缘型、P型碳化硅衬底,形成了全系列的碳化硅衬底矩阵。
在宗艳民看来,科创企业在提升资源整合、商业化落地等方面都面临挑战,需要资本市场更加精准、更有耐心的支持。他期待,加大力度培育长期资本,推动资金从“短期逐利”向“耐心陪伴”转变。
MHO900系列超便携示波器是普源精电今年发布的多款产品之一,公司日前表示,多个高端和创新在研项目进展顺利,将根据产品开发进度陆续进行发布。
王宁期待,未来资本市场能进一步简化跨境并购审批流程,尤其是对优质科创企业提供便捷审核机制,提升国际并购效率;证券公司能更好发挥桥梁作用,帮助企业横向扩展业务,并购有核心技术的优质公司。
科创企业的期待与需求也是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方向。业内人士认为,资本市场“创新雨林”生态的核心特征是多层次、全覆盖、可持续。在完善“长钱长投”市场生态的同时,也要进一步提升制度包容性。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此前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今年6月推出的科创板“1+6”政策改革效应正加快显现,要不断增强市场制度的包容性、适应性。中国证监会将启动实施深化创业板改革,为科技企业提供更加精准、包容的金融服务。
国泰海通董事长朱健表示,国泰海通要做好科技成果加速转化的赋能者,不断熟悉科创企业的商业模型和成长路径;还要做好科技金融综合服务的提供者,完善企业上市、再融资、并购重组、做市交易、股权激励等全业务链服务,更好匹配不同发展阶段科技企业的需求。
可以预期,资本的耐心与智慧、投行机构的专业与守护,同科学家的执着、企业家的精神深度融合共振,必将助力更多科创企业跨越“破茧”的艰难,迎来“蝶变”的时刻,飞向更远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