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礼邦医药(江苏)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礼邦医药”)递表港交所,寻求以18A规则港股上市。凭借成熟的产品管线和前沿技术团队,公司展现出跨越创新药“死亡之谷”的决心,但产品的商业转化能力和业绩稳定性也是不容忽视的挑战。
收入依赖单一产品
礼邦医药成立于2018年,业务聚焦于肾脏病领域。
招股书显示,作为慢性肾脏病常见并发症之一,高磷血症存在大量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2024年,全球高磷血症病例数量达8020万,其中,中国高磷血症患者达920万。2024年,全球高磷血症药物市场规模达15亿美元。
公司将主要研发精力投入核心产品AP301,该产品是一款用于治疗高磷血症的潜在BIC磷结合剂。目前,AP301已在中国完成Ⅲ期注册临床试验,预计于近期提交新药申请(NDA),并正在开展全球Ⅲ期关键多中心临床试验。
根据招股书的说法,AP301具有无需咀嚼即可吞咽、在消化液中体积膨胀率低且无系统性吸收等特点,这些特性有助于降低患者的服药负担进而提升患者依从性。
目前,公司已实现商业化的产品是由罗氏制药开发的美信罗。2018年,美信罗获批在国内上市,2023年10月,公司与罗氏制药订立协议,在国内独家推广美信罗,该产品2023年被纳入医保药品目录。
此外,公司在扬州建成生产基地,该基地为AP301设计的年产能约为200吨。
高管团队经验丰富
公司共有三名核心研发人员,设置了首席医学官、首席科学官和首席技术官三个职位。
据招股书,公司首席医学官兼联合创始人田劲在肾脏病领域拥有30余年行业经验,其在罗氏任职期间主导美信罗在中国的研发与获批,并领导AP301的早期临床开发。首席科学官肖申曾在FDA肾病与心脏病审评中心工作20余年。首席技术官舒楚天曾任职于勃林格殷格翰和诺华等企业。
运营能力方面,公司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夏国尧与首席运营官张华丁搭档,两人同样在医药行业拥有超过15年的从业经验。
2023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3.07亿元、2.35亿元和1.1亿元,其中对核心产品的研发投入分别为1.3亿元、1.4亿元和0.67亿元,分别占公司同期研发费用的42.1%、59.4%和61.2%。研发团队方面,公司共有65名员工负责研发,其中拥有博士学位的成员占比20%,拥有硕士学位的成员占比53.8%。
股权结构方面,夏国尧、田劲和舒楚天等公司高管此前签署了一致行动人协议,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控制约24.5%的公司股份,为公司单一最大股东集团。
新药商业转化能力面临考验
礼邦医药并非高枕无忧。
据招股书,在核心产品AP301商业化之前,在可预见的若干年内,美信罗的销售收入将继续贡献公司的大部分收入。若公司未能维持美信罗的销量、定价水平及利润率,使该产品实现或进一步获得广泛市场认可,或未能扩大或维持客户群或消费者群,则公司经营业绩及财务状况可能将受到影响。
此外,新药上市从投产到产能爬坡,再到市场推广和渗透率提升,其间诸多环节需要时间沉淀且充满挑战。“尽管公司核心团队在慢性肾脏病药品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并受益于在中国商业化美信罗的经验,但无法保证该经验能完美转化为将公司的候选产品成功商业化。”公司在招股书中表示。
从公司核心产品AP301临床试验情况来看,公司二期临床试验在2020年10月启动并在2022年4月完成,共入组158名患者。公司随后于2023年6月在国内开展三期临床试验并于2025年6月完成试验,在50家中心完成474名患者入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