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11月21日电(崔凯)日本总务省2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剔除生鲜食品价格后的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3.0%,较9月的2.9%进一步加速,连续第35个月高于日本央行设定的2%通胀目标。
食品价格持续走高是推动通胀上行的主要因素。作为高度依赖进口资源的经济体,日本在日元急剧贬值背景下,进口成本显著上升,并进一步传导至国内物价,尤以食品和能源领域表现突出。总务省指出,自2022年4月以来,该核心通胀指标始终处于或高于2%的目标水平。
这一数据进一步强化了市场对日本央行短期内推进货币政策正常化的预期。日本央行此前已多次强调,为确保物价稳定,有必要逐步退出超宽松政策框架。
同日,在国会听证会上,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明确表示,日元持续疲软可能进一步推高国内通胀。他指出,由于日元贬值抬升进口成本,企业当前更倾向于同步上调工资与产品价格,从而强化了汇率波动向物价的传导效应。植田强调,相较以往,汇率对通胀的影响正变得“更为显著”,央行必须对此保持高度警惕。
市场普遍将此解读为植田和男立场趋于鹰派。若其在12月货币政策会议上投票支持加息,将与已在10月会议中主张加息的两位委员——高田创与田村直树——形成政策合力。
值得注意的是,审议委员小枝淳子近日亦发表偏鹰派言论,凸显日本央行内部对通胀风险的担忧正在上升。尽管副行长冰见野良三在10月会议中支持维持利率不变,但其政策倾向历来偏向紧缩。目前,在九人货币政策委员会中,仅野口旭仍坚定持鸽派立场;新任委员增一行被归类为中间派,预计将跟随以植田为首的主流意见。
荷兰国际银行(ING)经济学家指出,日本经济数据显示通胀压力强劲,且出口在面临贸易壁垒的情况下仍具韧性,进一步支持了加息的必要性。不过,该机构同时指出,来自日本政府方面希望维持宽松政策的压力,可能使加息时点推迟至2026年。当前市场普遍更倾向于预期日本央行将在2026年1月采取行动。
ING预计,在12月议息会议上,支持加息的委员人数将增至至少三人,高于此前两次会议中的两人。该机构强调,若日元持续疲软,且后续数据进一步确认经济复苏与通胀上升趋势,日本央行将“基于数据作出行动”,并坚持其政策独立性。
与此同时,日本当局正就外汇市场的剧烈波动发出迄今最强烈的警告。财务大臣片山皋月当日表示,政府将依据9月日美财长联合声明所确立的框架,“采取适当措施应对外汇市场的无序波动,包括由投机驱动的波动”。她特别指出:“由于日美财长9月份的文件明确包括外汇干预,这自然是我们可以考虑的事情。”片山还强调,对近期汇率走势“深感担忧”,因其呈现“极其单边且迅速”的特征。
此番表态被视为日本政府对市场发出的明确警示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