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21 13:39:01 股吧网页版
记者手记|从巴黎到贝伦 感受气候谈判“冷”和“热”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巴西贝伦11月21日电记者手记|从巴黎到贝伦感受气候谈判“冷”和“热”

  新华社记者张晓茹赵焱周永穗

  靠近赤道的巴西北部雨林城市贝伦,全年高温多雨,亚马孙河从这里奔腾入海。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正在此举行。东道主巴西选择在这个小城举办COP30,意在警醒世人“地球之肺”亚马孙雨林地区既是吸收温室气体的碳汇,也是对抗森林砍伐和气候变化的前线。

  同样主题的大会,十年前曾在法国巴黎举行。巴黎在北纬48度左右,塞纳河穿城而过,冬季平均最高气温不到10摄氏度。2015年底,尽管彼时的巴黎刚刚经历罕见的恐怖袭击事件,但全球15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如约而至,出席了《公约》第二十一次缔约方大会(COP21)开幕活动,为谈判注入强劲的政治推动力。

  当时,经过两周的艰苦谈判,COP21最终协商一致通过《巴黎协定》,对2020年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机制作出安排。那一刻,会场里的掌声与欢呼,拥抱与泪水,无不诉说着这一成果的来之不易,坚定了各方以合作共赢的多边机制推进全球气候治理的信心。

  十年前在巴黎达成的历史性共识,十年后在炙热潮湿的贝伦正在经历着考验。谈判桌上多国代表唇枪舌剑,各方利益屡屡碰撞。气候融资、化石燃料、南北差距……字里行间,都需仔细斟酌。

  “热度”同样高涨的,还有正在持续升温的地球以及浓度屡创新高的温室气体。受气候变化影响,今夏高温天气曾致欧洲频遭野火侵袭,近日飓风“梅利莎”重创加勒比地区……减缓气候变化、提高适应能力,成为各方殷切期盼。

  眼看会议日程即将接近尾声但分歧依然存在,东道主巴西总统卢拉和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再度专程来到COP30会场,期望打破僵局。每年一度的气候谈判往往以“加时”“拖堂”著称,今年尽管巴西曾表示要敦促各方在计划闭幕的21日拿出成果文件,目前看起来并无很大胜算。

  地球在“变热”,应对气候变化的议题却在某些国家屡屡“遇冷”,反映出全球合作出现的裂痕。作为历史上累计温室气体排放最多的国家,美国政府今年首度未派高级代表出席COP30,从雄心到资金,都在拖累全球气候治理进程。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报道指出,在《巴黎协定》签署十年后,整个西方对该协定的政治支持正在减弱。美国再次提出退出该协定,欧洲和加拿大也表现得顾虑重重。

  这与发达国家应承担的历史责任形成鲜明反差。发达国家是全球气候问题的主要责任方,应带头率先大幅减排,同时还应正视中国等广大发展中国家作出的努力和贡献,积极回应全球南方的特殊困难和关切,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全球南方国家尽管面临资金和技术的巨大挑战,却在能源转型道路上稳步前行。COP30大会主席多拉戈指出,全球北方国家失去了应对气候危机的热情,而全球南方国家却在持续前进。

  从巴黎到贝伦,全球气候治理在凝聚共识与解决分歧中踯躅前行。

  十年来,全球能源结构与发展格局发生深刻变革,可再生能源从理想愿景走向现实,绿色发展已成为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数据显示,中国向世界提供了70%的风电设备、80%的光伏组件设备,推动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成本分别下降超过60%和80%,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中国提出的解决方案惠及所有人,而不仅仅是中国自身。”多拉戈说。

  虽然单边主义抬头与地缘政治紧张加剧给全球合作带来挑战,但相信人类携手应对气候危机的智慧与决心终将胜出。在贝伦,多位参加过气候谈判的国际政要表示乐观。

  第80届联合国大会主席安娜莱娜·贝尔伯克表示,在贝伦看到了“新的动力”,“我们只有致力于制定强有力的减缓目标,才能共同应对气候危机”。曾担任《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参与制定《巴黎协定》的哥斯达黎加外交官克里斯蒂安娜·菲格雷斯指出,很多全球南方国家在积极推进清洁能源发展,全球经济脱碳趋势不可逆转。

  十年前在巴黎,代表们经过寒夜中几乎通宵达旦的探讨后终于达成协定;今天,各国代表在贝伦的热浪中依然在挥汗忙碌。从贝伦出发的下一个十年,全球气候治理之路能否行稳致远,将最终取决于各国的政治决断与全球合作的诚意。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