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21 15:52:20 股吧网页版
京津冀自贸试验区开启三大重点领域全产业链协同创新
来源:新华网

11月19日,京津冀三地企业代表来到天津港第二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了解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新华社发

  新华社天津11月21日电 题:京津冀自贸试验区开启三大重点领域全产业链协同创新

  新华社记者李鲲、宋瑞

  19日,初冬微寒的清晨,李一平乘坐京津城际列车从北京抵达天津滨海新区,参加第四届京津冀自贸试验区联席活动。

  其间,这位来自北京自贸试验区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的产业运营部总经理忙得火热——聆听论坛专家介绍,与三地生物医药企业与会者沟通交流,记录参访过程中的生物医药先进实验室、创新医药产品……

  “京津冀三地自贸试验区的新动作,让人眼前一亮!”李一平感慨。

  他说的新动作是三地相关负责人当天在天津签署的《京津冀自贸试验区全产业链协同创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

  根据行动方案,三地自贸试验区将在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现代物流三大重点产业领域开展协同创新,计划经过3年左右的探索,合力打造区域协同开放典范、全产业链创新高地,不断提升京津冀自贸试验区全产业链创新发展水平,建设跨区域、跨行业、跨领域的世界级特色产业集群。

  李一平从事的生物医药产业是先进制造协同创新的重点领域。“中关村生命科学园成立25年来,吸引了1000多家生命医药企业入驻。京津冀自贸试验区开启全产业链协同,将把三地的产业优势聚合,降低创新药转化成本,为园区内的生物医药企业发展搭建一条‘高速路’。”他说。

11月19日,第四届京津冀自贸试验区联席活动在天津举办。新华社发

  今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的意见》,提出鼓励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全产业链集成创新。京津冀此次开展的全产业链协同创新,是对国家战略部署的具体落实。

  行动方案明确,立足天津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功能定位,天津自贸试验区牵头开展先进制造全产业链协同创新;立足北京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功能定位,北京自贸试验区牵头开展数字经济全产业链协同创新;立足河北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功能定位,河北自贸试验区牵头开展现代物流全产业链协同创新。

  天津市滨海新区区委书记、天津自贸试验区管委会主任连茂君表示,三地围绕深度服务京津冀“六链五群”产业布局,把北京科技创新优势、天津先进制造研发优势、河北环京地缘优势结合起来,推动技术联合攻关、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应用场景联建联用,合力打造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共同建设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中共中央在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一项战略举措,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2015年以来,中国先后在天津、河北、北京设立自贸试验区,支持三地结合自身战略定位、区位优势,深入开展制度创新和开放压力测试,因地制宜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2021年,首届京津冀自贸试验区联席会议在天津召开,此后在三地轮流举办,目前已累计发布京津冀自贸试验区协同发展创新实践案例64项,包括构建惠及三地患者的临床急需进口药绿色通道,离境退税“即买即退”实现互认办理,文物邮运进口保税展示“一次备案、京津冀巡展”等,实现更大范围内改革红利共享、开放成果普惠。

  西南交通大学唐山研究院首席教授蒋朝哲认为,京津冀三地自贸试验区各有特色,通过不断构建面向世界的“超级链接”,促进更多境外优质产品通过三地再制造进入国内,进而推动京津冀市场一体化,助力产业价值链向更高端攀升。

  以现代物流领域为例,京津冀三地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上线“京津冀协同服务”,及时提供北京空运、天津海运和河北铁运国际物流业务功能及数据应用服务4大类19项各类特色服务功能。“船边直提”“抵港直装”模式已适用于京津冀全部类型进出口集装箱货物,520家产业链供应链重点企业实现“三关”互认,三地通关效率和便利度显著提升。

  数字经济是各界普遍关注的领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周念利说:“发展数字经济对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培育竞争新优势非常重要。三地自贸试验区可探索构建跨区域的数字经济合作收益分配机制,促进区域间协作共赢。”

  目前,京津冀三地自贸试验区已推出“一地创新、三地互认”政策共享清单,建立“总部+基地”“研发+生产”“贸易+基地”等产业合作模式,深化政府服务、港口建设、招商引资、司法保障等领域的合作联动,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生动样板和重要动力。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