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以下简称机电进出口商会)发布通报,欧盟对原产于中国的割草机器人(Robot Lawn Mowers)发起反倾销调查。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欧盟调查的并非广义上的割草机,涉案产品主要集中于“能够在无需人工直接控制的情况下修剪草坪”的电动割草机器人(electric robot mowers)。
机电进出口商会表示,欧盟调查机关一般会进行约1年时间的调查,决定是否对涉案产品采取反倾销措施,以保护生产同类产品的欧盟企业。
近年来,受益于割草机无边界技术转型,国内割草机器人产品在欧美市场份额不断提升,割草机器人也成为过去一年中高增长的细分赛道,国内企业纷纷布局这一赛道。
针对欧盟立案调查,多家上市公司对这一事件影响先后答复了投资者。隆鑫通用表示,调查对经营无实质影响;九号公司回应称,业务体量决定调查对其影响程度有限。11月20日,大叶股份公告称,欧盟对中国割草机器人的反倾销尚处于调查阶段,公司将调整生产结构积极应对。
11月21日,有清洁电器业内资深人士吴鸣(化名)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欧盟对中国割草机发起反倾销调查,业内都觉得非常突然,目前相关企业预计会先提交资料应诉,后面再看欧盟判决。当前,相关调查对国内割草机企业在欧盟销售影响还不大,但欧盟判决很关键,一旦裁决倾销成立,涉案企业的产品有可能被追溯。
欧盟为何发起反倾销调查?
据机电进出口商会通报,当地时间2025年11月19日,欧盟委员会发布《立案公告》,应盟内企业Husqvarna Manufacturing CZ s.r.o.申请,对原产于中国的割草机器人(Robot Lawn Mowers)发起反倾销调查。
记者注意到,此次向欧盟申请对中国割草机器人发起反倾销调查的Husqvarna,中文名为“富世华”。据富世华园林官方公众号介绍,富世华是链锯、割灌机、绿篱机、吹风机、草坪车等引擎动力类园林园艺工具的专业生产商,富世华集团业务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拥有约14000名员工,并在斯德哥尔摩证交所上市。
吴鸣向记者分析,富世华是欧盟老牌企业,但近年来由于中国无边界割草机技术转型,中国企业在欧美市场弯道超车,富世华的割草机业务受到了较大冲击。
针对此次欧盟反倾销调查,机电进出口商会表示,倾销调查期为2024年10月1日至2025年9月30日。生产上述涉案产品,且生产的涉案产品在倾销调查期内出口至欧盟的企业,就是涉案企业。
机电进出口商会强调,涉案企业可以通过积极应诉,填答调查问卷,提供证据资料,同时充分利用调查程序中的抗辩机会,向调查机关说明情况,促使调查机关接受自己提供的信息,力争避免一些裁决中的不公正待遇,取得对自己最为有利的结果。
吴鸣透露,当前行业内涉案的割草机企业正在积极应诉,后续再看欧盟如何判决。
割草机器人:攻占欧美家庭后花园有多猛?
国际数据公司(IDC)最新发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洁机器人设备市场季度跟踪报告,2025年第二季度》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洁机器人市场出货1535.2万台,同比增长33%,显示出品类强劲的市场需求。同期,全球割草机器人出货量为234.3万台,同比增长327.2%。
海外需求持续爆发,尤其在欧美市场,割草机器人正攻占欧美家庭的后花园。因园林场景复杂、高端消费者对智能设备接受度高,九号、追觅、科沃斯等中国企业海外订单呈井喷式增长。
虽然割草机并非新兴品类,但过去两年中国的割草机产品增长强劲。这得益于割草机技术升级迭代,产品正加速向“无边界”转型,无边界割草机器人市场占比从2024年的35%飙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65%。
据了解,由于欧美人工费用较贵,加上相关法规要求,欧美地区养护草坪几乎为家庭自主养护。目前,埋线式割草机器人、人力手推式割草机、骑乘式割草机仍然是庭院清洁领域的主流产品,但以上割草机的智能化程度不高,使用起来复杂费力,对人工的依赖程度高,有些还需要支付额外安装费用,这些痛点给无边界智能割草机器人带来新的机会。
华西证券10月29日研报分析认为,无边界等技术应用大幅提升割草机器人使用体验,预计带动其全球约3倍销量增长空间。无边界式割草机器人采用虚拟边界,配备智能定位规划功能,相比传统随机碰撞式割草机,效率提升80%以上,割草也更整齐。同时,用户可以通过移动应用程序远程控制割草机,创建虚拟边界地图。
该研报还认为,割草机器人的替换产品主要为割草机品类中的骑乘式割草机和手推式割草机。假设割草机器人分别替换15%的骑乘式割草机和30%的手推式割草机,其分别对应约41万、480万台潜在销量渗透空间,相较于2024年割草机器人130万台的销量,割草机器人存在约3倍增长空间。
但眼下,欧盟对割草机器人的反倾销调查为割草机行业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
多家上市公司回应
吴鸣表示,欧盟此次针对割草机器人的反倾销调查,目前行业内的企业都觉得非常突然,也在应对接下来的变化。
割草机器人作为高增长的细分赛道,近年来吸引了不少上市公司布局。针对欧盟此次反倾销调查,不乏投资者向上市公司问询对公司业务的影响。
上市公司隆鑫通用表示,公司的割草机器人目前仅有小批量样机发货,并未实现商业化销售,对公司营收和利润均无贡献。
九号公司回应称,根据初步评估,该事项对公司整体业务影响有限,亦不会对经营业绩构成重大影响。一方面,割草机器人业务今年前三季度营收占集团总营收不足10%,EBIT(息税前利润)贡献约10%,业务体量决定其影响程度有限;另一方面,公司产品聚焦中高端市场,核心竞争力源于技术创新与用户体验,不依赖价格竞争。
从行业层面来看,九号公司认为,反倾销税的加征大概率会抬高割草机器人行业的出海门槛,推动竞争格局进一步优化。头部厂商凭借成熟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充足的资金储备及全球化运营经验,更能抵御行业波动,有望借此机会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巩固竞争优势。
而99.09%收入来自境外市场的大叶股份在11月20日的公告中提及,针对欧盟的反倾销调查,公司将调整生产结构积极应对。
大叶股份表示,经过多年国际化运营,公司已经基本完成全球生产战略布局和供应链布局,将调整境外生产基地的生产结构,整合内外部生产资源;公司已于今年2月完成了德国子公司AL-KO Gerrte GmbH的收购工作,增加了奥地利生产基地,上述割草机器人产品的研发、生产、制造、销售可通过该德国子公司在当地直接运营。
据了解,大叶股份核心产品为割草机,2025年上半年贡献收入22.48亿元,占总收入的88.12%,财报未单独披露公司欧盟市场相关业务的占比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