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21 21:26:31 股吧网页版
民企院士增多背后:广东民营科技力量融入国家创新叙事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两院院士评选正在打破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大型国企的“主场”地位,向民企敞开的大门正越开越大。

  11月21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公布2025年院士增选结果,分别选举产生中国科学院院士7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71人。值得注意的是,来自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廉玉波、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黄险波、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吴凯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这3位来自民营企业的院士,有两位来自广东。廉玉波是新能源汽车领域走出的科学家,黄险波是来自于新材料领域的科学家。这些领域紧密围绕国家战略与产业需求,对推动相关产业技术进步和打破国外垄断发挥了关键作用。

  将民企纳入国家核心科研力量中,是未来我国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深层逻辑。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区域发展规划研究所副主任研究员陈颖仪认为,此次2位广东民企专家当选院士,将很大程度上加速广东高校老师与市场的结合,积极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进程。“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对于广东在‘十五五’期间大力发展前沿科技,积极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推动科技与产业创新互促双强意义重大。”陈颖仪说。

  “民企院士”来了

  去年,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突破3.6万亿元,已经超越欧盟国家平均水平。但面对未来的全球化竞争,当科研与市场前沿结合得越来越紧密,民企科研力量的作用正变得不可替代。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民营企业贡献了全社会70%的技术创新成果,涵盖了80%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和90%的高新技术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

  而今,大众瞩目的AI、大模型、机器人、半导体、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最大的推动力量几乎都来自民企,大量的科技论文也是出自民企。比亚迪、宁德时代等企业主导的技术标准正改写全球产业格局。诸多关键技术领域之所以能取得重要突破,重要原因是民营企业舍得在研发上花钱。

  但以往,作为中国科技界最高学术称号的院士,却鲜有民企专家获得。比较知名的仅有阿里巴巴的王坚、华大基因杨焕明、中星微集团邓中翰和以岭药业吴以岭等入选两院院士。在上一届两院院士增选中,甚至没有任何民企候选人入选。

  今年5月,中国工程院宣布,拿出8个院士名额支持民企,进一步凸显了对来自企业一线科研人员的重视,也体现了中国科技产业化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的必然趋势。

  此次入选的3位民企院士分别来自科技产业化极为成熟的领域。

  其中,廉玉波面对动力电池能量密度与安全性的世界性难题,首创无模组刀片电池技术,成为行业标杆。黄险波带领团队历时十年成功研发的高温尼龙材料PA10T,成功替代了LED灯支架中传统的陶瓷材料,将成本降至进口产品的60%。吴凯作为第一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项目“面向大规模产业化的动力电池研发与制造关键技术”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这是一次破冰之举。”陈颖仪认为,此次院士名额向民企定向开放,至少传递了几个重要信息:我国科技评价体系在变,从唯论文、唯奖项到看重技术是否真正推动产业进步;民企科研地位提升,国家认可民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关键作用,未来可能会有更多政策支持。

  此外,此次民企院士的公布,也是多年来围绕中国院士制度所展开的一系列变革的一部分。与之前引入港澳台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的变革一脉相承,都反映了国家科技观外延的逐渐扩大和对科技创新的重视。未来,更重要的是如何彻底打通科研与企业边界,以实现科技成果到生产力的快速转化。

  广东民企科学家首次当选院士

  作为经济第一大省的广东,今年新添9位两院院士,其中7位供职于高校和科研机构,2位来自民营企业。这也是广东历史上首次有民企专家当选院士。

  广东民营经济蓬勃发展,企业数量、增加值、进出口、税收等多项指标都稳居全国第一。在广东,民营企业是当之无愧的创新主力军,全省65%以上的发明专利、75%以上的技术创新和80%以上的新产品都来自民营企业。

  从创新能力上看,广东全省7.7万家高新技术企业、7.6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89万家专精特新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均超九成。全球首款数据流AI芯片CAISA填补国内技术空白、国际首创导航定位微波消融系统、全球第一个打败全球“药王”美国K药的创新药依沃西单抗……这些国际“首个”成果,都来自广东民营企业。

  成立于1993年的金发科技,是全球领先的化工新材料企业。在金发科技,黄险波的科研工作紧密围绕国家战略与产业需求,取得了多项突破性成果,对推动相关产业技术进步和打破国外垄断发挥了关键作用。带领团队历时十年成功研发的高温尼龙材料PA10T,针对汽车工业对材料的需求,黄险波主持开发了“汽车专用耐划伤解决方案”和环保型车用聚丙烯材料,降低了行业对进口塑料的依赖。

  业内人士认为,面对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广东民营企业作为重要创新主体,正成为未来“技术竞争”的关键所在。此次广东民企科学家首次当选院士,证明广东民营企业创新能力得到国家认可,对广东加速建设科技创新体系,让民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挑大梁,无疑是一个值得期待的良好开端。

  新兴产业握着广东现代产业体系通向未来的钥匙。此次广东两位民企院士来自于新能源和新材料两大广东万亿级产业集群,这也代表着广东制造抓住了科创这一产业跃升的“决定性变量”。

  2004年加入比亚迪的廉玉波,见证了比亚迪从油车时代到国产新能源汽车主导者的跨越。加入比亚迪后,廉玉波迅速主持成立了比亚迪电动汽车研发部门。一路走来,他带领团队开创了以电为主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路线,颠覆了以油为主的技术路线,还主导构建了车规级功率半导体全产业链设计、研发与制造体系,打破了国外对IGBT芯片的垄断。

  发展至今,以比亚迪、广汽、小鹏汽车为代表的“链主”企业带动下,广东新能源汽车产业走出产销双正增长“微笑曲线”的同时,以科技创新不断占领全球市场制高点,掌控国际技术话语权。2023年,广东汽车产业成为第八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后,2024年,新能源产业成为第九个万亿级的产业集群。

  在陈颖仪看来,广东民企科学家首次当选院士,无疑从生态建设的角度,为“十五五”期间广东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起到示范作用。“接下来,广东可以推动民企院士与省实验室、重大创新平台等建立协同机制。同时,这个机制又能促进大湾区产业链相互融合,真正突破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卡脖子’问题。”陈颖仪说。

  而今,广东大力推进“广东强芯”工程、核心软件攻关工程等重大工程,力争在主要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让更多“从0到1”的颠覆性技术,快速走出实验室、走向市场。与之同步进行的,还有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创新生态的构建,广东将借此在全球产业版图中赢得更高坐标、更大话语权。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