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午后,位于重庆解放碑商圈的中英联络处旧址内飘出咖啡与茶的香味。江苏游客袁可欣坐在二楼露台,以一杯特色茶饮开启下午的旅程。向外眺望,别具特色的百年法式建筑与热闹繁华的时尚商圈形成反差。
与多年前来到重庆看看洪崖洞、吃吃火锅不同,她发现,“如今的重庆多了不少值得细细品味的地方”。
近年来,重庆因建筑“奇观”、特色美食等走红网络,成为很多人的“必选打卡地”。但“网红”重庆很快意识到,要多措并举让“奇观”吸引的流量变成“留量”,反哺产业发展。
2021年,重庆获批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十四五”期间,重庆以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抓手,消费市场活力与潜力全面激发。2024年,重庆社零总额达1.6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35.4%,提前完成了“十四五”的既定目标。
地处西部内陆,经济发展水平与东部沿海尚有差距,重庆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亮点频出的秘诀在哪?
“在重庆买‘全球’变得越来越容易。”陆海新通道国际消费中心乌拉圭馆销售负责人徐杨说,依托多个国际大通道,乌拉圭紫水晶、哥伦比亚咖啡豆等特色商品实惠可及,吸引了国内外游客。
源源不断的人流是消费的基础。“十四五”期间,重庆以不断优化的国际化消费环境与贴心的城市服务供给,持续扩大“流量”基本面。
“我很喜欢中国的电子产品。”在重百商社电器解放碑店,一名菲律宾摄影爱好者选购了一款华为手机,填写退税单后就拿到了离境退税款。
为进一步提升境内外游客消费便利度,重庆实施外国人入境口岸签“一网通办”,试点离境退税“即买即退”,离境退税商店超200家,累计引进国际国内知名品牌超2200个。今年上半年,重庆接待国内游客人次同比增长8.6%,接待入境游客人次同比增长77.2%。
越来越立体多元的“空间”则让人群驻足。“中英联络处旧址这座不可移动文物通过活化利用,引入法国百年甜品、时尚咖啡、国潮茶饮等品牌,变身为一个集文化、消费、体验于一体的多元空间,只要你想,就能在里面待一天。”香港新华集团西南大区重庆区域副总经理张松说,中英联络处旧址重新开放1个月以来,日均客流量达3000人次。
几乎每个月,重庆都会涌现一些消费新场景——在大都会楼上探访黄桷树空中花园;在百年市井街区鲁祖庙感受老重庆与新时尚的碰撞;在新开放的半山崖线鹅岭栈桥打卡留影,探索数十米高崖壁上的独特城市风貌……
“消费场景的丰富与升级,成为重庆消费市场的重要增长因素和显著亮点。”重庆市商务委主任章勇武说,特殊的地形地貌赋予了这座城市立体生长的姿态,通过一系列政策赋能、场景创新、业态升级,重庆又进一步抓取并放大优势,打造“江崖街洞天”等上百个新场景,将空间特色转化为消费动能。
有效拉长的“时间”也成为重庆的一大法宝。夜幕降临,悬崖边的龙门浩老街灯火璀璨,临江餐吧内座无虚席,食客们等待着无人机灯光秀演出。“虽然无人机灯光秀在空中仅持续20分钟左右,但它带来的‘消费窗口’却会从傍晚一直延续到深夜。”重庆市龙门浩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赖崇静说。
重庆的夜有千万种可能。晚饭结束后去江边逛集市,在九街、紫薇路等街区探索特色小店,走累了找一家汤泉开启“躺平”模式,深夜找一家“热气腾腾”的烧烤摊和重庆小面店吃夜宵……
重庆因地制宜培育了众多差异化的夜间消费集聚地,连续5年提质举办不夜生活节,连续4年登顶“中国十大夜经济影响力城市”,60%以上的消费金额发生在夜间。
“重庆是一座时尚靓丽、实力‘宠粉’的城市。我们将继续发挥重庆特色优势,创新融合消费场景,丰富多元消费供给,优化‘渝悦’消费环境,早日建成具有国际风范、山水颜值、人文气质、生活品质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章勇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