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21 23:53:50 股吧网页版
“一县一业、一域一品” 激活县域经济增量空间
来源:经济参考网

  11月21日,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发布《新时代县域经济学——中国县域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县域兴,则市域活、省域富、国家强。面对全球化逆流,新时代县域经济学正引领着中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并展现出中国经济广阔的发展空间及强大的韧性活力,为全球南方国家面对共同挑战、实现本国现代化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借鉴。

  报告指出,作为国民经济基础单元的县域经济,是中国超一半人口就业和生活品质提升的基础和保障,同时承担着扩大内需、畅通循环等重要宏观经济职能,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内需潜力持续释放县域成消费新增长极

  当前,我国有1866个县和县级市,覆盖了全国近90%的国土面积,集聚了全国超50%的常住人口、近40%的经济总量,这1866个县级行政单位犹如1866台马力不同、功能各异的发动机,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例如,江苏昆山、江阴等县级市2024年GDP稳居5000亿元以上,与一些省会城市相当。可以说,县域经济在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内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内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持续增强。新时代县域经济学强调,深入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充分释放三四线城市、县域及乡村的消费潜力,是激发整体消费动能、拓展内需市场的关键抓手。

  数据显示,当前,中国仍有超过50%的人口生活在县域,庞大的人口基数构筑了坚实的内需基本盘。2023年县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国比重达46.3%,且消费增速显著高于大中型城市;咨询公司麦肯锡预测,到2030年中国66%的个人消费增量将来自县域市场。市场实践已然印证这一趋势——2025年在港交所上市的某新消费龙头企业,将包括县域在内的下沉市场作为核心主攻方向,其在三线及以下城市的门店占比已达57%。

  创新驱动赋能转型新质生产力加速崛起

  除了强劲的消费动能,县域经济的增量空间还源于创新活力的迸发与存量资产的激活。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城市发展室副主任黄金川指出,县域经济中民营经济占比高、市场机制灵活,具备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天然优势,在探索产业转型路径、优化基层经济治理模式、挖掘区域特色资源价值等方面展现出强劲活力,已然成为推动经济创新的重要“试验场”。

  对此,报告强调,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县域要立足于科技创新,释放创新驱动的原动力,积极培育县域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如今,越来越多县域依托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赛迪方略县域经济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中国的县域拥有22个国家级高新区、144个国家创新型县(市)、58个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和示范县,创建了356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32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部分县域研发投入强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如江苏常熟2024年研发投入强度达到4.18%。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部分县域的主要增长点,2024年浙江余姚、乐清、义乌和山东胶州等县域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已超过60%,均超过所在省份的平均水平。

  产业集群建设的持续加码,更让县域经济的集聚效应不断凸显。赛迪方略发布的《2024中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及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累计评定的200个中小特色产业集群中,超四成(81个)分布在县域,多集中在制造领域。

  例如,江西贵溪铜材产量占全国比重超1/10,但铜材行业技术迭代快,当地时刻保持忧患意识,持续开展科技攻关,铜产业多项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水平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铜基新材料产业集群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一县一业”差异化发展县域从“末梢”变“引擎”

  报告强调,各县域立足差异与比较优势,科学研判自身功能定位与主攻方向,运用系统思维,将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珍珠”——县域特色产业有效串联、协同整合,形成价值倍增的“项链”——区域产业集群或经济带,加强战略引导、优化营商环境,为县域乃至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持续的动力。

  报告认为,没有一模一样且一成不变的发展方案,每个县域都应从自身资源禀赋和需求出发制定发展政策。中国县域正以资源禀赋为原点,绘制“一县一业、一域一品”的差异化发展图谱,以实践破解“大城市病”难题,通过政策引导激活资源潜能、技术革命重塑产业形态、生态伦理重构发展认知,让每一寸土地都能在高质量发展的坐标系中找到独特方位。

  新时代中国县域经济的发展证明,县域并不仅仅是被动接受中心城市辐射的“末梢单元”,通过激活内生动力、重构要素配置、深挖本土禀赋,县域能够突破地理层级与经济层级的双重制约,从“被动受体”跃升为“主动引擎”,作为非中心城市亦可通过内生动力形成独立增长极。这种转变不仅体现在经济总量的扩张,更在于其通过构建特色产业链、完善要素市场体系、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形成了完整经济生态。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