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一天内,美联储降息预期上演戏剧性反转。
芝商所“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北京时间11月21日早间,美联储12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一度跌至35.4%。然而,就在21日晚间,美联储“三把手”、纽约联储主席约翰·威廉姆斯出面安抚市场,称“短期内”仍有降息空间,芝商所“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的美联储12月降息25个基点概率随即大幅跃升至约70%。
这场预期的大转向,源于关键经济数据的“难产”、“割裂”的非农就业数据、美联储内部政策分歧等,并让全球金融市场再度陷入对美联储政策路径的猜测之中。
9月新增非农就业数超预期
当地时间11月20日,美国劳工部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9月季调后非农就业人口新增11.9万人,远超市场原本预期的5万人,是自4月以来最强劲的单月增幅。但7、8月新增非农就业累计下修3.3万,失业率也有所上升,为4.4%。
对于美联储而言,良好就业数据削弱了降息的迫切性与必要性。有“新美联储通讯社”之称的知名记者蒂米奥斯撰文评论,9月非农就业报告进一步加深了美联储内部分歧:一方面,招聘活动反弹,就业增幅高于预期,这可能让关注通胀的“鹰派”在反对再次降息时更有底气。另一方面,失业率升至4.4%、为四年来最高,7月和8月的就业增长数据也被下修,8月是今年第二个月出现净就业下降,相关趋势一直被“鸽派”视为一种警告。
近期美联储内部“鹰派”声浪已然高涨。日前公布的美联储10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中显示,有许多与会者表示,根据他们对经济前景的展望,在今年余下的时间里维持利率不变可能是合适的。
相较于就业数据,官员们的核心担忧其实是通胀。芝加哥联储主席奥斯坦·古尔斯比也于当地时间周四表示,他对于12月再次降息仍持谨慎态度。“通胀似乎已经停滞不前,甚至可以说有走错方向的警告信号。这让我感到有些不安。”
降息预期持续波动
在上述一系列因素影响下,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持续波动:芝商所“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北京时间11月21日早间,美联储12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一度跌至35.4%。然而,随着美联储“三把手”、纽约联储主席约翰·威廉姆斯出面安抚市场,称美联储在近期仍有进一步降息的空间。在他发表讲话之后,芝商所“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市场预期美联储12月降息25个基点概率大幅跃升至约70%。
降息预期的波动迅速传导至金融市场。在威廉姆斯发声后,周五美股盘前,美股三大指数期货短线跳涨。美股周四则因降息预期降温上演过山车行情,股市在开盘时强劲上涨,最终三大指数悉数收跌。外汇市场上,美元指数借助降息预期降温的东风再度走强,重返100关口上方,非美货币普遍承压。
关键经济数据的“难产”扰乱了市场判断。美国劳工统计局11月19日宣布,因前期政府“停摆”导致数据收集受阻,10月非农就业报告将与11月数据合并发布,且发布时间推迟至12月16日——这一时间在美联储12月议息会议之后。
开源证券宏观研究团队在一份报告中写道,由于美联储12月会议上拿不到最新的就业数据,可能会促使美联储部分官员选择谨慎行动。9月非农就业数据中的失业率与新增非农产生分歧,可能会加大美联储内部的分歧。
按照日程安排,此前因政府“停摆”而积压的一系列经济数据将陆续公布,任何超出预期的波动都可能引发新一轮预期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