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22 07:53:20 股吧网页版
华夏时评:“四好”建设重构房地产价值逻辑
来源:华夏时报网

  风物长宜放眼量,短期的问题,往往可以从长期的大计中寻找答案。

  近日,最具行业代表性的房地产企业万科举行临时股东会,万科集团董事长黄力平表示,在房地产新旧发展模式的转换过程中,要消化过去“三高”阶段形成的负担,必然有一个阵痛期,需要各方相向而行,共同应对。

  而万科集团执行副总裁郁亮表示,随着政策持续落实,合理住房需求逐步兑现,行业有望逐步走出调整周期,迈向稳健发展新阶段。他认为,“十五五”规划建议强调了“好房子、好服务”的重要性,面向未来,为客户提供“好房子、好服务”将是行业竞争力的基础。

  万科的表态,准确地描述了房地产行业当下的处境,新旧发展模式转化,有困难,有希望。实际上,随着今年以来,各地持续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比如取消或调减限制性措施,实施购房补贴、发放住房消费券,优化供给、精准供地等等,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已经出现了二手房交易占主导、逐步企稳的态势。特别是“十五五”规划建议中,关于“房地产高质量发展”的内容,已经列入“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大主题之下。

  建议提出,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完善商品房开发、融资、销售等基础制度。优化保障性住房供给,满足城镇工薪群体和各类困难家庭基本住房需求。因城施策增加改善性住房供给。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实施房屋品质提升工程和物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建立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

  如何在“十五五”规划建议中寻找今后房地产行业稳步发展之道,“好房子”这个关键词可能就是一个核心所在,其实不只是好房子,还可以延伸到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

  近日,住建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副司长张雁在“中国经济圆桌会”上就表示,要把城市更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系统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好”建设,为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新业态新产业发展提供空间载体,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围绕着这“四好”建设,其实房地产企业的机会很多,落实加强既有建筑改造利用,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整治改造,开展完整社区建设,推进老旧街区、老旧厂区、城中村等更新改造,完善城市功能,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造,都是今后很长一段时期的行业机遇。

  可以说,“四好”建设的提法,不仅呼应了“十五五”规划建议中关于房地产发展的战略转向,也为当前经济形势下房地产行业企稳提供了思路,更指明了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实践路径。

  “十五五”期间,房地产政策,将更加注重民生属性与空间效率,从单一的好房子,延伸到好小区、好社区乃至好城区,体现了从点到面、从建筑单体到城市系统的全面升级,这种转变不仅关乎居住品质,更关乎城市整体功能与竞争力的提升。

  “十五五”期间,房地产行业,将更多与城市更新、产业转型、人口结构变化相结合,从增量开发为主转向存量优化与增量提质并重。这意味着,房地产企业要重新定位自身角色,从单纯的开发商转变为城市运营服务商,也意味着,地方政府需要改变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转向培育可持续的税源和产业基础。

  当然,房地产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民生问题,推进“四好”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好房子”意味着安全、舒适、健康的居住空间,不仅要满足基本的功能,还要满足人们对品质生活的追求。“好小区”要求完善的配套设施、优美的环境和良好的治理,形成和谐的邻里关系。“好社区”强调便捷的生活服务、丰富的公共空间和多元的社区文化,让人有归属感和认同感。“好城区”则着眼于城市整体功能完善、产城融合、生态优美和特色风貌,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和丰富的文化生活。

  从“有房住”到“住好房”,反映了居民住房需求的升级。房地产行业要想谋求新时期的高质量发展,就要积极响应这种变化,从过去注重面积、区位等硬件指标,转向关注空间品质、服务体验和社区氛围等软件价值。

  推进“四好”建设,还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和代际流动,让不同收入、不同背景的人,都能分享城市发展的成果,实现“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的跨越。而房地产价值的适度稳定,有利于维护居民财产权利,增强消费能力,形成财富效应,进一步促进经济内循环。

  “十五五”时期,推进城市更新和“四好”建设,既是房地产行业企稳复苏的重要抓手,也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更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房地产行业的未来,在于脚踏实地为人民创造高品质生活空间,为城市发展提供坚实载体,为经济转型提供持续动力。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