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22 10:04:10 股吧网页版
文物上的菊君子,藏着中国人的千年偏爱
来源:楚天都市报

  中国人自古爱种菊、赏菊、咏菊。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菊花带给了陶渊明闲适惬意的心境,让人忘却尘俗烦扰;“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菊花的高洁品性折服了白居易;“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堪称古时文人墨客的“嘴替”,道出了中国人历来对菊花的偏爱,将其列为“梅兰竹菊”四君之列……

  菊花在我国有着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因此,从瓷釉上的婉转纹样到绢本中的疏影暗香,从玉器的莹润雕花到衣料的暗花流转,菊花也以永恒的姿态“绽放”在各类文物之上,镌刻着时光的印记,承载着中国人绵延千年的偏爱与深情。

  霜风愈紧,菊蕊愈香,我们一起来寻觅文物上的清香花韵吧。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张艳王小晗实习生张楚婷

  瓷上菊纹窑火凝香见风雅

  现藏于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宋代影青菊瓣纹盖罐,为宋代景德镇湖田窑烧制的青白釉瓷器。器身釉色介于青白之间,呈现出清冷温润的质感,罐盖与罐身均饰有凸起的菊瓣纹,形似盛开的菊花。釉层细薄晶莹,暗雕花纹内外映见,在光照下显露出“薄透可见影,微观可见青”的独特效果。因此影青也被誉为宋代美学的绝佳诠释。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是湖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2006年出土于钟祥郢靖王墓。梅瓶腹部四个菱形内分别描绘了王羲之爱兰、陶渊明爱菊、周敦颐爱莲、林和靖爱梅鹤四幅人物故事图。其中“陶渊明爱菊”图,生动展现了陶渊明与菊为伴的田园生活,体现了古人对菊花高洁品格的赞美,是古代文人雅士爱菊的直接见证。

  绢本菊影

  笔底清风传情致

  浙江省博物馆收藏的晚清画家陈崇光的《猫蝶图轴》,以菊花为背景,绘就了一幅生机盎然的吉祥图景。画面中,几株菊花傲然挺立,墨色浓淡相宜,既表现出菊花的清雅风骨,又透着蓬勃生机。猫蹲踞花丛下,仰望着翩跹的蝴蝶。“猫蝶”谐音“耄耋”,与菊花的长寿寓意相呼应。千百年来,文人墨客以笔为媒,将菊花的形态与品格留在绢本之上,让这份偏爱跨越时空,至今仍能触动人心。

  玉镂菊香

  冰魄凝华藏幽韵

  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清代玉镂雕菊花纹花熏,是玉器中菊纹装饰的珍品。和田青白玉质地莹润,全器以镂空工艺雕刻缠枝菊花纹,从盖纽的盛开菊朵到腹部的婉转花枝,再到耳饰的菊花造型,层层叠叠,疏密有致。点燃香料后,香气从菊纹镂空处缓缓溢出,玉的温润与菊的清芬交融,尽显宫廷陈设的雅致。

  这件花熏既体现了清代玉雕工艺的精湛,更将菊花“雅洁长寿”的寓意融入器物之中。玉的坚韧与菊的凌霜品格相映成趣,让这件文物不仅是实用器具,更成为中国人精神追求的物化载体。

  衣间菊韵

  针丝绣绮映芳华

  黄岩博物馆收藏的宋代对襟双蝶串枝菊花纹绫衫,将菊纹之美融入日常服饰。衣身以双蝶串枝菊花暗花绫制成,重瓣菊花错落分布在枝蔓之间,蝴蝶翩跹其间,花、枝、叶、蝶循环连续,形象栩栩如生。绫衫的暗花纹样细腻精巧,在光线下若隐若现,既不失服饰的实用性,又暗藏雅致情趣。

  宋代诸多服饰常见菊花纹装饰,从宫廷贵族的华服到民间百姓的衣衫,菊花纹样以不同形式绽放,既装点着生活,也传递着人们对美好品性的追求,让清雅之风浸润日常。

  扇面菊香

  轻摇清风载雅趣

  清代菊花纹折扇,是文人雅士的随身之物。这幅《菊花图》扇面是清代画家恽寿平创作的花鸟画作品,现藏于吉林省博物院。此帧扇面以红、黄、粉、紫等绚烂斑斓的色彩绘就菊花,花繁叶茂,婀娜多姿。笔法细腻,勾染结合,设色具有恽氏明润鲜妍的特色。菊花被中国文人赋以高洁的品格,据称恽寿平不但爱菊,咏菊,还在庭院中遍种菊花,以资画趣。折扇开合之间,菊香与清风相伴,既具实用功能,又为文人交往增添了雅趣。

  (图片来源于公开资料或相关官网)

  【责任编辑:刘建维】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