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22 13:09:21 股吧网页版
保值率普降、交易量缩水,二手车市场进入“震荡调整期”
来源:OFweek

  二手车出口行业将迎来新一轮洗牌。

  随着各地以旧换新补贴政策逐步进入收尾阶段,二手车市场正经历供需双承压的调整期。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1月10日至16日,全国二手车日均交易量达6.66万辆,环比微降0.48%;11月1日至16日累计交易量85万辆,较10月同期下滑7.3%,市场活跃度明显回落。

  “以旧换新补贴政策进入尾声,消费者置换需求放缓,短期内供给端出现收缩。”

  业内人士指出,政策边际效应减弱直接导致二手车源减少,交易量短期承压。需求端同步降温,市场进入震荡期除供给端收缩外,需求端同步降温加剧市场波动。

  某二手车交易平台负责人表示:“近期消费者持币观望情绪升温,部分区域出现‘有车无市’现象。”数据显示,11月第三周二手车成交均价环比下降1.2%,反映出市场议价空间扩大。

  短期波动不改长期向好趋势尽管市场承压,业内专家仍对二手车市场长期前景持乐观态度。“政策调整是短期阵痛,但二手车市场‘刚需’属性未变。”业内人士分析,随着新能源汽车普及加速,二手车置换需求将持续释放,市场有望在政策调整后迎来新一轮增长。

  市场整体承压,保值率普降

  随着汽车市场进入深度调整期,二手车保值率作为衡量产品流通价值的关键指标,正成为反映市场健康度的“晴雨表”。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2025年10月中国汽车保值率报告》显示,10月二手车市场整体承压,保值率普降与结构性分化并存,新能源车保值率低迷问题尤为突出。

  《报告》指出,10月小型车以52.9%的保值率位居各级别第三,仅次于MPV和中大型SUV。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分析,中秋、国庆双节期间,经销商为完成年度目标集中降价促销,导致二手车价格短期承压。值得注意的是,小型SUV(46.7%)和紧凑型车(47.2%)保值率垫底,与保值率最高车型的差值收窄至10%以内,凸显市场整体疲软。

  “价格长期下行趋势下,消费者对二手车价值的评估逻辑正在重塑。”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表示,10月豪华车零售量同比下降10%,环比下降23%,市场份额跌破8.5%,保值率稳定性受明显冲击。

  豪华品牌中,保时捷(67.2%)和雷克萨斯(60.0%)保值率仍居前两位,其他品牌普遍下滑。专家指出,豪华品牌溢价能力仍强于自主品牌,但市场压力已传导至保值率层面。

  自主品牌方面,10月保值率普遍下降,蔚来以38.4%的保值率位列末位。部分品牌因新能源转型缓慢,导致二手车市场认可度偏低。

  新能源车保值率持续低迷,插电混动车型保值率仅为43.7%,纯电动车型更是下滑至42%,远低于传统燃油车50%以上的保值率水平。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分析指出,新能源车保值率低迷的核心原因在于技术迭代过快与市场认知不足的“双杀效应”。以纯电动车为例,新车市场竞争激烈,尤其是年底换代车型集中上市,导致二手车价格承压。

  另一方面,随着新能源车市场保有量迅猛增长,配套服务体系的滞后问题日益凸显。目前,全国新能源车充电桩数量虽已突破千万,但快充网络覆盖率、电池回收体系等仍不完善,导致二手车买家对长期使用成本的担忧加剧。

  业内普遍认为,破解新能源车保值率低迷问题需从技术、服务、政策三方面协同发力,包括加快固态电池、超充技术等核心技术的研发,降低电池衰减速率,提升车辆长期使用价值。同时完善电池回收、二手车检测认证体系,建立透明化的二手车交易平台,增强消费者信任。

  在政策层面,需要推动新能源车“以旧换新”补贴常态化,探索电池租赁、换电模式等创新方案,降低用户使用成本。

  “新能源车保值率问题,是市场转型期的必然阵痛,也是行业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业内人士强调,随着技术迭代加速、服务体系完善,新能源车保值率有望逐步回升,但这一过程需要全产业链的共同努力。

  “180天红线”规定

  近年来,二手车市场保持了一定的增长态势。

  2025年上半年,全国二手车累计交易量达957.01万辆,同比增长1.99%,累计交易金额为6232.38亿元。二手车与新车交易量的比值正在逐渐缩小,持续追赶国际水平。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也为二手车市场注入了新活力,2024年新能源二手车交易规模首度突破百万辆级。

  然而,二手车市场繁荣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比如隐瞒车辆状况、夸大宣传、报价随意、交易不规范以及长期游走于灰色地带的“零公里二手车”,扰乱了二手车交易市场秩序,也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针对二手车出口市场乱象,商务部等五部门近日联合发布《关于二手车出口有关事项的公告》(以下简称《通知》),其中一条被称为“180天红线”的规定引发行业震动。

  新规明确,自2026年1月1日起,申请出口的车辆若距注册登记日期不满180天,必须提供生产企业出具的《售后维修服务确认书》,否则将不予发放出口许可证。

  “这一规定直接切中了当前行业的要害。”

  业内人士认为,新规要求厂家出具的确认书需详细载明出口国别、车辆信息及售后服务网点信息,而这恰恰是普通二手车商难以获取的“硬门槛”。

  据了解,此前部分二手车商通过“零公里二手车”模式(即注册后短期内出口)规避监管,导致海外市场出现大量无售后保障的车辆,引发消费者投诉。新规实施后,此类“快进快出”的生意模式将彻底终结。

  “从2026年起,靠买卖‘零公里二手车’的生意就做不下去了。”某二手车出口企业负责人坦言,新规将倒逼企业完善售后服务体系,同时推动行业从“拼价格”向“拼服务”转型。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二手车出口量达58.7万辆,同比增长62.3%,但部分企业因售后缺失导致海外市场口碑受损。此次新规出台,旨在规范市场秩序,提升中国二手车出口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表示,180天红线是二手车出口从“野蛮生长”转向“规范发展”的关键一步。通过强制要求生产企业参与售后保障,既能保护海外消费者权益,也能推动中国二手车品牌向高端化、服务化升级。

  除了核心的“180天”条款,《通知》还展现了一套“堵疏结合”的系统性方案。它进一步强化了出口许可证的规范申领与发放,要求信息填报必须真实准确,并将建立企业动态管理及退出机制。文件同步发布了《二手车出口不诚信行为负面清单》,列出七项违规行为,包括提供虚假车况、未按规定开展出口业务等。

  值得一提的是,《通知》对改装车出口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要求改装车出口企业准确填写车辆底盘品牌、改装车品牌等信息,提交改装真实性证明材料。对无法证明改装真实性,同类改装车产品未列入工业和信息化部《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不具备有效的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不予发放出口许可证。

  在强化监管的同时,《通知》并未忽视对行业的引导与扶持。它鼓励企业开拓多元化市场,支持在重点海外市场建立公共展示交易中心;引导出口企业与汽车生产企业、海外进口商共同构建稳定的售后服务体系;并探索发展集检测、整备、报关、物流于一体的二手车出口“一站式”服务市场。

  显而易见,随着新规落地,二手车出口行业将迎来新一轮洗牌。那些依赖短期套利的企业可能被淘汰,而具备完善售后体系、注重品牌建设的企业将迎来更大发展空间,而中国二手车出口的“品质时代”,也已悄然开启。

  注:图片部分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END-

  原文标题 : 保值率普降、交易量缩水,二手车市场进入“震荡调整期”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