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22 14:02:40 股吧网页版
资管一线|专访瑞士百达陈东:长线外资仍有较大空间配置中国资产
来源: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上海11月21日电 从此前的观望到如今看好中国资产,2025年可以被视为外资重估中国资产的元年,这背后既有美元信用对美国市场的影响,也受到中国科技股显著的估值优势以及产业基本面进步的影响。

  近日,瑞士百达财富管理亚洲首席策略师兼研究主管陈东在接受新华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在美元信用被侵蚀的同时,美国国债与美国股市也将面临不同性质的影响。目前真正大规模、长期配置型的外资才刚刚开始恢复增持中国资产,未来外资增配中国仍有很大空间,AI应用、创新药、金融等方向将存在中长期机会。


  美元信用基石松动

  虽然美元体系并未出现系统性危机迹象,但其长期信用问题以及全球货币格局的深刻变化均影响着美元的走势。

  陈东认为,美元目前正面临着“长期、缓慢但真实”的下行压力。从美国国内看,美元主要面临的两大关键压力包括美国内部政策不确定性急剧上升以及美国财政赤字高企的问题推动。

  从全球格局看,美国国内政策的不确定性,也让国际社会怀疑美国是否还愿意承担维护全球金融体系稳定的责任,进一步影响了美元的信用。

  “黄金价格的持续上涨,也反映了市场对美元信用问题的担忧。”陈东表示,黄金在近几年持续上行且在2025年涨势更为迅猛,主要受到各国央行增加黄金储备、相对降低美元配置的推动。

  黄金作为一种“实物”资产,不依赖任何政府的信用背书。全球央行购金行为(特别是新兴市场央行在减持美债的同时增持黄金)与美国国债持有者结构的变化,这些都是观察美元信用变化的微观信号。

  在这样的背景下,陈东认为,各国开始不断评估过度依赖美元的风险。但未来预计很难再出现某种单一货币完全取代美元,更可能是存在多币种、多资产并存的局面,共同替代美元的部分功能。

  美股估值溢价或面临考验

  在美元信用被侵蚀的同时,美国国债与美国股市也将面临不同性质的影响。

  美债利率可以成为全球资产的定价锚。陈东认为,长期以来,美债被市场视为无风险资产,但目前美债的地位已经遭到“严重挑战”。本轮美债利率上行主要由期限溢价推升,“未来美国十年期国债,长期或维持在4%–5%附近。”

  相比之下,陈东直言,美元走强对美股估值的影响就要复杂得多。股票代表的是实体企业的资产和盈利能力,是“真实资产”。

  美国头部企业,尤其是科技龙头,目前的盈利能力依然强劲,且利润率维持高位,因此美元走弱并不必然意味着美股会面临系统性抛售。

  陈东进一步表示,但问题在于,长期以来,美股整体估值水平处于全球高位,存在明显的估值溢价。如果未来外资因美元信用和美国资产吸引力下降而减少回流,美国股市的估值溢价可能逐步被压缩。

  “企业的盈利能力仍然优秀,但市场未来愿意给多高的估值,这是另一回事。”陈东表示。当下的AI热潮与2000年前后的互联网泡沫既有相似之处,但也存在较大差异。

  陈东称,从最新一季美股财报来看,多数美国头部企业盈利情况好于市场预期,为股市提供了坚实支撑,但这一情况到2026年的下半年可能会面临转变。

  “一方面,美国经济是否会出现放缓仍然存在变数,另一方面,市场对AI投资的热潮是否会逐步转向冷静都将在2026年下半年面临考验。”陈东总结称。

  2025年外资重估中国资本市场

  2025年外资对中国资本市场的配置热情全面升温,股债两市均实现从净流出到大规模净流入的根本性转变,呈现“总量攀升、结构优化”的鲜明特征。

  数据显示,外资对中国股票的购买量已达到四年来的最高水平。根据国际金融协会(IIF)最新公布的数据,今年1月至10月,外资流入中国股市总额达506亿美元,远高于2024年的114亿美元。

  今年以来,中国内地与香港上市的中国股票走势强劲,主要受益于人工智能热潮,尤其是DeepSeek模型突破带来的情绪推升,以及香港上市活动明显回暖。

  在陈东看来,2025年可以被视为外资重估中国资产的元年,因中国在大模型以及AI技术上的突破,外资对中国资产态度发生了显著变化。

  “全球范围看,中国在AI领域的发展动能重新塑造了外资对中国科技板块的认知。”陈东称,与此同时,中国政策对科技领域的扶持,使得外资对“政策不可预期”的担忧下降。

  陈东同时指出,目前真正大规模、长期配置型的外资(如公募基金、养老金等)才刚刚开始恢复增持,“如果经济基本面持续改善,未来外资增配中国仍有很大空间。”

  AI应用、创新药和金融领域存在机会

  今年中国股市指数层面的上涨,主要来自估值提升,盈利贡献较小。而在“反内卷”政策信号逐步明确的背景下,对龙头企业盈利形成明显修复,2026年中国股市或迎来盈利驱动的上行趋势。

  陈东认为,目前机构预测,MSCI中国指数在2026年的每股盈利增速有望超过10%,因此仅靠盈利驱动也将为指数提供了较大的上涨空间。

  与此同时,经过一年修复,中国股票整体估值已回到过去15年均值水平,但与其他新兴市场相比,仍处在相对合理的估值区间。因此,随着外部不确定性进一步下降,有利于持续修复风险偏好。

  从行业配置角度看,陈东认为AI应用、创新药、金融等方向将存在中长期机会。

  “今年中国市场的上涨主要由科技的乐观情绪推动,我觉得2026年另一个可以关注的行业为金融行业。”陈东表示,目前银行的盈利能力出现改善趋势,三季度出现企稳迹象。记者观察到,商业银行持续加强资产负债管理,拓展多元化收入渠道,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由降转平。

  陈东认为,目前银行维持着较高的分红比例,预计它们的红利收益率都在5%以上,为投资者提供了稳定的现金回报。因此,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对于那些寻求稳定收益的长期投资者,金融板块具备更高的投资吸引力。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