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构建长三角地区金融科技发展生态新格局,上海金融业联合会、上海市黄浦区投资促进办公室、江苏省数字金融协会、浙江数字金融科技联合会、安徽省数字金融科技协会和华东师范大学等单位近日在上海绿地外滩中心举办“2025中国金融科技创新与应用外滩高峰论坛暨第六届长三角金融科技创新与应用全球大赛总决赛”,旨在立足长三角,面向全国,聚焦数字技术与金融业务深度融合,打造上海、长三角地区乃至中国金融科技领域的“嘉年华”。
本次大会主题为“AIFORALL|新科技时代的AI智能与金融应用”,探讨前沿技术在金融业的创新应用、长三角地区“金融科技+产业+生态”的创新发展,交流金融科技创新实践与应用成果。
上海金融业联合会常务副秘书长帅师表示,今年以来,以人工智能(AI)、大模型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本届论坛以新时代的人工智能与金融应用为主题,既是对上海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建设推动科技与金融联动战略的积极响应,也是落实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部署的具体实践。
帅师指出,上海金融业联合会作为连接政府、金融机构、科技企业的桥梁,积极发挥平台的作用,推动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与创新:一是成立了金融科技专业委员会,搭建跨业态金融机构间的交流合作平台,促进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与推广;二是积极推进普惠金融顾问制度,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力度服务科技型企业,进一步促进创新成果转换,推动前沿科技在金融领域的落地和发展;三是协同推动区域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联合会积极发挥长三角金融业发展联盟的作用,与同业共谋长三角乃至全国金融科技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孟钟捷表示,本次论坛以“AI FOR ALL”为主题,聚焦新科技时代的智能金融应用,意义深远。我们充分发挥经济数据科学、计算机、人工智能等多学科交叉优势,积极布局金融科技前沿,通过成立长三角金融科技研究院,创设上海人工智能金融学院等,致力于构建“人工智能+金融”的协同创新平台和人才培养高地。
长三角金融科技创新与应用全球大赛组委会主席、华东师范大学长三角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长陈琦伟认为,长三角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在新时期要深化价值的变现,这是独特的任务和机会,在这个过程当中人工智能起到独特的作用。
北京金融科技联盟理事长、中国工商银行首席技术官吕仲涛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十五五”时期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作出重要的战略部署,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仍然是下一阶段的重要任务。对于金融机构来讲,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核心就是要做好自身数字化转型。
中国银联智能化创新中心副总经理杨燕明指出,当前产业面临的人工智能共性问题包括:首先是算力生态的碎片化,二是训练模型成本依旧非常高,三是数据孤岛问题,四是大模型的幻觉问题, 五是安全问题。这是行业的共性问题,我们要凝聚生态合力,共同破解人工智能难题。人工智能在金融行业的应用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真正要进行落地产生价值,首先要坚持互信互联的战略愿景,内外协同共建共享共治的方式,才能助力支付产业的人工智能发展行稳致远。
上海联通产业互联网运营中心副总经理金诗淳表示,目前处于人工智能的第三次浪潮的关键节点,AI已经从认知理解向任务决策迈进,2025年智能体的爆发让AI从内容生成升级为自主决策、规划、协作、执行,这背后思维链推理、多模态感知、工具调用的技术突破,让智能体具备应对复杂任务的能力。
金诗淳指出,智能体将呈现四大发展趋势:一是更强的规划能力与多模态感知,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的意图;二是社交型智能体会进一步崛起,智能体之间会形成自组织协同的社会型结构;三是本地化部署更为重要,兼顾隐私保护和低时延需求;四是行业定制化深入,垂直行业的智能体快速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