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陈雨康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创新研究中心、上海市松江区石湖荡镇人民政府、毕马威中国联合举办的长三角高端装备新质领袖榜单发榜仪式近日举行。《毕马威中国长三角高端装备新质领袖榜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长三角地区已形成26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在全国占比32.5%,产业集聚和协同效应显著。在资本层面,2020至2025年上半年,长三角地区在高端装备领域融资事件与金额均占全国近半,显示资本市场对该区域的强烈信心。
上海市松江区副区长、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联席办主任刘福升表示,高端装备制造业是“国之重器”,也是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重点发展产业。上海松江作为G60策源地,始终聚焦服务国家战略,将高端装备定位为构建“2+4”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千亿级主导产业。未来,G60联席办将联动九城市通过政策支持、金融服务、要素对接、品牌宣传等多维精准服务,为上榜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保障。
毕马威中国副主席、华东及华西区首席合伙人杨洁表示,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核心集聚区,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战略牵引下,已形成以上海为龙头、苏浙皖协同共进的良好格局。从《中国制造2025》到“十四五”规划的完美收官,再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持续深化,政策红利不断释放,形成了高端装备企业成长的沃土。
《报告》提出,在机器人领域,中国已连续12年保持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地位,协作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新兴品类增速显著。能源装备行业在规模扩大的同时面临“内卷式”竞争,政策正引领行业向“需求驱动、以质取胜、结构优化、安全可控”转型。低空经济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低空经济商业化重点可发展领域也将集中在城市空中交通、农业化应用以及低空旅游。智能交通装备则围绕5G与V2X(车联网)、算法与大数据以及激光雷达与自动驾驶展开。
面对未来的机遇与挑战,《报告》提出了高端装备产业发展破局突围之路。首先,企业需突破“卡脖子”关键技术,实现制造自主化,在尊重产业发展规律的同时加快自主研发进程。其次,应强化数字赋能,助力企业向智向绿发展,工业互联网通过对人、机、物、系统等的全面连接,构建起覆盖产业链、价值链的全新制造和服务体系。此外,行业需撬动资本加大投入,鼓励企业积极拥抱多层次资本市场,发挥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应加快出海步伐,深化全球化布局,以提升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