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23 17:01:20 股吧网页版
兴证策略:中国资产有望迎来修复
来源:兴业证券

  一、中国资产有望迎来修复

  11月以来,受联储降息预期回落、“AI泡沫”言论影响,全球风险资产跟随美股同步调整,近期A股与港股的波动也随之加剧。

  但往后看,海外冲击影响下中国资产已调整出性价比,随着海外风险释放带来的情绪冲击逐步落地、消化,中国资产有望凭借自身独立逻辑迎来修复。

  首先,随着周五联储主席发表鸽派言论,市场已在对此前美联储降息的悲观预期重新定价,压制全球风险偏好的关键因素正在迎来缓和。此前,联储官员频繁发表鹰派言论、9月非农数据超预期,持续压制市场对于12月的降息预期,由此引发的流动性预期收紧和情绪冲击,成为美股大幅调整、进而传导至全球风险资产的关键原因。而随着周五联储主席威廉姆斯表明“通胀上行风险有所减弱,就业面临的下行风险已经增强,短期内有降息空间”,市场对于美联储12月的降息概率由此前的30%大幅上升至当前的71%,压制全球风险偏好的关键因素正在迎来缓和。

图片

  其次,流动性预期缓和、全球AI应用持续迭代升级的背景下,市场对于“AI泡沫”的担忧也有望缓解。一方面,美联储降息概率提升、流动性预期缓和,有望缓解市场对于科技股的估值担忧。另一方面,近期Google Gemini 3、Nano-banana Pro等AI应用的落地,表明科技巨头的资本开支能够有效转化为AI生产力的实际落地,也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市场对于“AI泡沫”的疑虑。

  对于中国资产而言,海外冲击下已调整出性价比,随着海外风险释放带来的情绪冲击逐步落地、消化,当前迎来布局契机:

  海外冲击下,当前全A已调整至60日均线以下,历史经验来看,后续进一步回落的空间有限,短期消化后市场将重回涨势。2019-2021年牛市期间,全A跌破60日均线的情况一共有10次,后续市场进一步回落的空间有限,且短期消化后市场将重回涨势。回顾2019-2021年年末的可比阶段,市场均有因海外扰动和国内预期收紧导致市场跌破60日均线的情况,但后续海外风险逐步落地、国内年末会议对于明年政策基调进一步明确,均有效提振了市场的新一轮上行。

图片

  而对于本轮调整更早、跌幅更深、对外部敏感程度更高的港股而言,多项指标显示当前位置已具备布局性价比。当前港股沽空比例已经隐含了较为悲观的市场预期,恒生科技估值也基本回落至“对等关税”时的水平,海外压制缓和孕育新一轮上涨机会。

图片
图片

  更重要的是,本轮中国资产上涨具备自身的独立逻辑,将是后续中国资产修复的重要支撑。美联储降息带来的全球流动性宽松、科技巨头AI资本开支爆发带来的全球科技股共振上涨,固然是本轮全球股市共振上行的重要因素,但中国资产上涨的背后具备自身的独立逻辑,包括大国竞争力增强、新动能景气释放、政策转型思路明朗、经济基本面平稳,这些内部确定性都不会随着海外扰动而发生任何变化。往后看,这些因素仍将是后续中国资产修复的重要支撑。

  二、“以我为主”,布局修复行情

  “以我为主”布局修复行情,景气预期是重要抓手。年末行情布局的核心是寻找下一年景气占优的品种,部分行业受海外冲击已调整出性价比,可率先关注。

  根据一致预测,明年高景气(26年预测净利润增速>30%)行业可以概括为AI产业趋势、优势制造业、“反内卷”、内需结构性复苏四条线索:

  AI产业趋势:硬件(通信设备、元件、半导体产业链、消费电子)、软件应用(IT服务、软件开发、游戏、广告营销)。

  优势制造业:新能源产业链(锂电池、锂矿、风电设备、新能车)、军工(地面兵装、航空航天装备、军工电子)、机械(机器人、机床)、医药(创新药)。

  “反内卷”:钢铁、建材(水泥、玻璃玻纤、装修建材、塑料)、化工(化学原料、化学纤维、橡胶)、新能源(光伏、硅料硅片)、航空机场。

  内需结构性复苏:服务消费(影视院线、教育、零售、电商、酒店餐饮、旅游景区、医院)、新消费(休闲食品、文娱用品)、服装家纺。

图片

  对于科技成长板块,重视叙事转变和内部“高切低”带来的机会,包括AI端侧和软件应用(传媒、计算机、人形机器人、港股互联网)、创新药、军工

图片

  对于顺周期板块,重视当前估值合理、明年景气预期向好、估值修复可持续的方向,包括“反内卷”&涨价资源品(化工、建材、钢铁、能源金属、贵金属)、农业、新消费&服务消费(休闲食品、教育、出行链等)

图片

  风险提示:经济数据波动,政策宽松低于预期,美联储降息不及预期等。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