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浪潮奔涌的上海徐汇,法律科技正从辅助工具演进为驱动创新的核心基础设施,为全球企业构筑安全、可信、高效的法治桥梁。日前,记者走进上海徐汇司法一线,解码徐汇法治建设的奥秘。
徐汇区的第一步,是打造公共法律服务全场景贯通的“中央厨房”。其核心载体是打造了集行政复议、人民调解、医患纠纷和法律援助“四位一体”的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研发出智慧法律服务系统并在中心全面投入使用。通过该系统的“一岛、一仓、一湾、一谷、一厅”功能布局,实现了全区法律服务资源的在线调度与智能匹配,为全区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点位提供“一体化”“零距离”“法速达”的公共法律服务。
以此为起点,徐汇区将“AI+法律服务”整体纳入全区“人工智能+”工作体系,积极构建协同创新体系:与华东政法大学共建“友法智乘公共法律服务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深度对接司法部法治大数据重点实验室,形成“基础研究一技术攻关一场景应用”完整创新链条。联合模速空间、腾讯等科技公司和律所成立法律科技“产学研用”一体化生态联盟,引入法天使、涵璞、星火智法等垂直领域科技企业,与科大讯飞、新橙科技等领头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并联动顶尖律所与大模型企业共建高质量法律语料库。
技术的价值最终通过应用得以彰显。由此,一系列务实而前瞻的应用实践陆续展开,徐汇区牵头开发近10款AI法律服务项目,深入公共法律服务、行政执法监督、基层调解等多个关键场景:原创法治剧本杀“猎诈者之宴”并升级上线2.0版本线上APP,覆盖新空间、全业态更多人群;全市首创“AI+资源直配”的公共法律服务小程序“掌上公服”,实现法律服务“随手可得”;研发区智慧执法监督平台“联合检查智能助手”“智能辅助行政复议”功能,“智能撮合”首例跨部门联合检查;开发智慧云调解系统,累计线上签署调解协议500余份;上线“三所联动”小程序,定位“三所联动”调解辅助员;集采AI智能脱敏系统以及PaperX律师AI工具集,注册用户超5000人,月活人数达6000人……这一系列的“技术+场景”探索,为更复杂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