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全球大事
1、统一大市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11月18日至20日到湖北、湖南调研。何立峰指出,要持续推动外贸提质增效,完善高标准物流体系建设,加力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进一步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2、中日关系:有媒体提问称,中方是否考虑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日本相关的个体、个人或实体采取经济反制措施?对此,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表示,如果日方一意孤行,继续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中方将坚决采取必要措施,一切后果由日方承担。
3、扩大消费: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等12部门印发《金融支持北京市提振和扩大消费的实施方案》。其中提出,加大债券市场融资支持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旅游、教育等服务消费领域企业发行债券。
4、财政部11月17日发布的2025年1—10月财政收支情况显示,1—10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6490亿元,同比增长0.8%。1—10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5825亿元,同比增长2%。
5、中金公司11月19日公告,公司与东兴证券、信达证券正在筹划由中金公司通过换股方式吸收合并东兴证券、信达证券。为保证公平信息披露,维护投资者利益,避免造成公司股价异常波动,公司A股股票将于2025年11月20日开市时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25个交易日。
资产表现回顾
本周,A股全线下跌。上证指数收跌3.9%,失守3900点,沪深300下跌3.77%,中证1000下跌5.8%;港股方面,恒生指数下跌5.09%,恒生科技指数下跌超7%。
本周资金扰动较多,呈现“先紧后松”状态,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0.7BP,10Y美债收益率下行约8BP。
美股本周高位大跌,道琼斯指数下跌1.91%,纳斯达克指数收跌2.74%,德国DAX指数下跌3.29%;黄金回调0.49%,原油下跌2.92%,比特币大跌超10%。

数据来源:Choice数据;比特币价格截至周六
资产配置建议
中金公司:我们基于公募基金持仓的风格暴露在不同季报间的差异,发现机构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存在季节性变化规律。可能与公募基金的年度考核期的设定有关,公募基金倾向于在年中时提高成长风格的暴露,以博取更高的收益,而在年末时倾向于采取防守型策略,提高质量风格因子的暴露。
国泰海通:短期市场在总量层面缺乏预期锚点,交易方向依赖自下而上结构性变化,主题轮动加快前期大涨主题易出现回调,风格均衡下低位消费/红利主题成为资金选择。本期看好内需消费新机遇与区域经济新格局,关注AI/机器人/创新药年底修复。
申万宏源:2026年行业风格节奏展望:牛市1.0行情已处于高位区域,2026年春季前科技成长可能还有小波段反弹。牛市1.0到2.0的过渡阶段,高股息防御可能占优。牛市2.0阶段“周期搭台,成长唱戏”,“政策底”催化顺周期引领指数突破,最终科技产业趋势和制造业全球影响力提升才是牛市主线。
华创证券:整体看当前债市情绪仍然谨慎,不轻易选择方向;短期股市走势或是债市能否继续修复的关键变量,若避险情绪继续升温、股市下破趋势,或可支撑十债看向1.78%附近的阶段前低;若股市在30日均线附近获得支撑反弹,债市短期内或难改窄幅震荡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