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11月24日电四大证券报内容精华摘要如下:
中国证券报
·国债密集发行积极财政政策持续发力
当前,国债发行进入密集期。11月24日,财政部招标发行970亿元记账式附息国债和600亿元记账式贴现国债。11月26日,还有2只短期国债将发行。专家表示,国债密集发行是积极财政政策持续发力的重要体现。后续积极财政政策取向料延续,应用好用足特别国债、专项债等工具,加强国债资金监管考核,确保政策效能充分释放,护航稳增长。
·低空经济市场规模2030年有望突破2万亿元
11月21日至23日,2025中国(江西)航空产业大会在景德镇举办,记者从会上获悉,预计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2030年有望突破2万亿元,产业发展呈现强劲增长态势。
·赋能“强链补链” 并购重组激活产业升级新动能
促进战略协同、赋能产业链“强链补链”成为今年以来并购重组市场新趋势。数据显示,截至11月23日,今年以来首次披露并购重组事项公司151家,远超去年同期水平,以产业整合为导向的深度并购成为主流。市场人士预期,在产业逻辑驱动下,由龙头企业和产业链“链主”推动的并购活动有望持续活跃。未来并购将更注重横向协同与纵向延伸,符合条件的优质企业将获得更多政策倾斜,产业并购的活跃度有望进一步提升;作为产业整合重要力量的国企并购,也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上海证券报
·回购增持“进度条”频频刷新上市公司纷纷出手稳预期
面对近几个交易日的市场波动,龙头上市公司作出有力回应。11月21日和23日晚间,多家上市公司增持回购进展、提质增效方案和经营类公告齐发,超60家沪市公司集体释放积极信号。从公告内容看,一批龙头公司及股东持续回购增持筑信心,“硬科技”企业合同订单、研发利好喜讯不断。
·16只公募产品同日获批硬科技板块有望迎增量资金
硬科技板块有望迎来更多资金。11月21日,16只科技主题基金集中获批,其中部分产品为上报当日即获批。近期,市场对AI产业是否过热的讨论升温,多家机构对科技板块的长期投资价值依然看好。
·A股本轮上涨行情基础并未改变短期调整或带来布局良机
上周,避险情绪主导全球金融市场,全球主要股市悉数下跌,其中科技股波动幅度显著。在这一传导效应下,A股市场同样经历调整,上证指数失守3900点。新能源、光伏、电力设备等板块回调明显,银行、船舶制造、消费等少数概念相对抗跌。对于近期市场的波动,券商研报分析认为,海外“AI泡沫”焦虑、美联储降息预期回落、资金情绪趋于谨慎等因素共振,引发了全球主要市场联动下挫。在这一背景下,A股市场也难以完全避免冲击。但支撑本轮中国股市上涨行情的基本面因素并未出现变化。前期热门主线的估值消化完成后,投资者可积极布局来年春季行情。
证券时报
·新发基金规模连续七年超万亿主动权益类产品成绝对主力
随着2025年度收官临近,基金发行也进入冲刺阶段,从全年数据来看,今年新发基金市场延续火热态势,以基金成立日为统计口径,截至11月23日,全年新成立基金达到1340只,发行总规模达到10445.98亿元。这标志着国内新基金年度发行规模自2019年以来,已连续第七年稳定在万亿元规模之上。证券时报记者梳理发现,与往年相比,2025年以来新基金市场最显著的特征是产品结构的深刻变化。以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为代表的主动权益类产品成为绝对主力,合计贡献了超过一半的新发规模。
·越回调越买超700亿元资金借道ETF逆市加仓
近期股市回调,市场再现担忧情绪。在市场调整之际,大量资金却在借道ETF越跌越买、逆市加仓。多家基金公司认为,美联储降息预期下降、AI泡沫担忧升温等外部因素是近期市场回调的主因。不过,在国内科技产业和“反内卷”政策的支持下,中国资产“慢牛”仍然可期。数据显示,全市场股票型ETF在近一周获得了超700亿元的资金净流入,其中,南方中证500ETF、易方达创业板ETF、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华夏科创50ETF、华夏恒生科技ETF等多只宽基ETF均获得了单周超30亿元的净流入。
·逾一千八百只基金布局A股核心指数业绩和规模分化明显
11月21日,A股出现调整,但从去年“9·24”行情启动以来的一年多的时间来看,权益资产依然取得了显著收益。截至11月21日,A股34只核心指数从去年“9·24”行情以来均实现上涨,平均涨幅超过50%,其中有4只指数涨幅超100%。从记者梳理来看,核心指数的上涨给1800多只指数基金带来了贝塔收益,指数基金则在行情共振中加速发展。2024年下半年至今成立的指数基金数量,在当前存续的指数基金数量中占比超过35%。从近5年情况看,这期间发行的股票ETF规模,在股票ETF发行总规模中占比接近60%。但由于资源禀赋和跟踪误差等原因,不同公司的产品规模和业绩,存在显著的分化。
证券日报
·年内证券行业从业人员净流出超6800人但投顾数量今年以来实现显著增长
数据显示,截至11月23日,年内证券行业从业人员净流出数量达6872人,延续了近年来的收缩态势。不过,与上年同期14343人的净流出数量相比,今年以来行业从业人员流出速度有所放缓。同时,投资顾问人员数量实现显著增长。
·卫星物联网业务启动商用试验产业链上下游迎机遇
在11月22日开幕的2025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外宣布,我国卫星物联网业务商用试验正式启动。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付一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卫星物联网业务启动商用试验,标志着我国卫星物联网正从技术验证迈入规模化商用的关键阶段,将为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注入新动能。
·我国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取得积极进展
记者从11月22日在广西南宁召开的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总结现场交流会上获悉,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工作在森林经营方案、技术路径、经营模式、机制创新、科技支撑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在促进森林质量提升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根据样地监测显示,经过森林经营的林分林木胸径年生长量增加43%以上、公顷蓄积年生长量增长近40%,混交林比例提高了8.5个百分点,树种丰富度与生物多样性明显提升。